日治時代的臺灣,森永製菓在臺東設立了大規模開墾聚落,從種植可可到製作巧克力,進行一貫化生產。現在仍存留的地名「森永村」,是原住民排灣族的居住地。本文將探討森永聚落的發展與在臺灣最南端生產製作的巧克力的未來潛能。
每年榮獲大獎的臺灣巧克力
臺灣作為烏龍茶的產地聞名遐邇,也生產咖啡豆和可可豆一事,卻不太為人所知。
不過,在善用溫暖的氣候條件,經營農園種植咖啡樹的原住民,以及把老舊茶園改種咖啡樹的農家等的努力之下,雖然生產量少,但逐漸為大眾所知。
正好在此時,有對堅持使用100%臺灣產的可可製作產品的夫婦欲向筆者介紹臺灣南部的可可產地。因而從台北市區出發,以縱貫全島的方式一路往南,車程約4個小時。
筆者這才知道,臺灣巧克力受到日本人巧克力愛好者的喜愛。自從「福灣巧克力」(FU WAN CHOCOLATE)這家公司在知名的世界大賽中榮獲大獎之後,在日本成為難以入手的垂涎之物。
從南部大城的高雄市再往南下,抵達屏東縣東港鎮這座臨海小鎮,拜訪「福灣莊園巧克力」總店。庭園風格的建築物附設咖啡廳,販售臺灣茶葉風味的巧克力,以及屏東特產的櫻花蝦風味的巧克力等,琳瑯滿目地陳列了各種精心研發的商品。而且,販售部的店員會說日文,一一地仔細介紹有哪些風味的特色巧克力,獲益良多。
有品牌力,卻缺乏穩定的供應源
以臺灣鐵路的位置來看,位在「竹田車站」近郊的屏東縣內埔鄉是種植可可的大本營。一直以來以種植鳳梨和檳榔等為中心,但是據說自10年前左右開始,開始種植性價比高的可可。因為受惠於豐沃土壤、日照時間長的優良環境條件,適合種植可可,故有許多農家投入新的挑戰。
筆者當然知道加工的巧克力,但是對於原料可可的果實的樣子,卻毫無概念。農場的人手握著可可果實往樹幹敲打幾下,外殼裂開後,裡面的白色果肉像是盛滿的霜淇淋般,拿到眼前,說:「來,你吃看看。」放入口中,口感綿密微甜。聽到對方的說明:「可可是一種水果喔,」筆者也深表認同。
果實要經過1個禮拜的發酵,然後花上5天到1個禮拜左右日曬乾燥,進行烘烤等步驟,就成為製作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豆。
筆者與採購可可豆的夫婦拜訪了幾間可可農家後,對於臺灣本地種植及販售可可的實際情況有了初步的了解。
一開始,有很多農家是出於好奇心,躍躍欲試地投入生產,當知道可可豆的販售價格不如預期而放棄種植的農家也不在少數。
在近郊以外的地區,種植可可的農家和自治體沒辦法增加,溢出效應低,整體上無法興盛起來,想必是出自這種在農家之間的利弊考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