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走樣了,臉型都變了、也禿頭了,沒人認得我,大家看到我的人形立牌上面寫著『主播楊中化』會想起來,人形立牌滿重要的…」
從電視台新聞主播,到在菜市場擺攤賣貢丸,楊中化「人生從此不一樣」。我曾在迪化街看到他賣貢丸的身影,頭戴斗笠,身穿T恤短褲,脖子上披著條毛巾拭汗,前方一口大鍋熱氣蒸騰地浮著滿滿的貢丸;我在不遠處望著,卻沒有上前打招呼,後來看到一個朋友臉書po文,她與擺攤的楊中化熱情相認,我想到自己那天沒勇氣上前,到底為什麼?因為心裡覺得不忍。但為什麼要覺得不忍?賣貢丸不好嗎?
報章雜誌報導過楊中化的消息,我還是想約他到錄音室,聽他親口說說當年為什麼做出這樣的巨大改變。颱風來臨前夕,楊中化騎著摩托車從風雨中來,同樣穿著T恤短褲涼鞋,身上滴著雨水,模樣與「主播」早已相去甚遠,他把手裡拎著的一個塑膠袋舉起來笑著說,「我帶了兩包貢丸送妳!」
聆聽趙心屏《人生從此不一樣》podcast專訪楊中化(約35分鐘)
電視台令人心灰意冷 動念傳承舅舅的貢丸
一晃眼,捏貢丸的人生已經12年,楊中化講起當年在電視台因為被告妨害名譽,公司要他留職停薪,長達7、8個月沒有薪水,雖然事隔多年,他的情緒還是因為往事而波動,兩行淚立時流了下來,熱淚不止,「妳問我為什麼不去別家電視台,我跑新聞10年資歷應該有很多機會,就算從基層記者做起薪水也不會少,但想想在一家電視台拚了10年,遇到官司老闆不挺,心灰意冷!去別的電視台會不會又遇到同樣的事?努力調查報導又被告,萬一又惡性循環該怎麼辦?想想算了!不想再回電視台,反正就一口飯,毅然決然離開電視台…」
楊中化在電視台跑的是社會新聞,看見人生百態,也常被告;他的舅舅是新竹城隍廟貢丸老師傅,因為肝癌過世,他動念想把舅舅的手藝傳承下來。「從剛開始做,到成功的過程滿戲劇性的,舅舅生前口述貢丸製作配方,我記在一張紙上、夾在書裡,好不容易找到那張紙,卻已經被蟲蛀了只剩一半,剩下豬肉、鹽、糖…等配方,至於份量的那一半全不見了」。
他花了5萬元在新竹老店買了部二手檜木桶打漿機,一次能打70斤豬肉,買了肉試了又試,「到底後腿肉和豬背油的比例是6:4還是7:3?肉跟配料該下幾兩?一開始貢丸總是不成貢丸,像獅子頭;早也試、晚也試,整整試了兩個月,直到一天覺得吃起來口感和味道很接近阿舅做的,拿給一位舅舅以前的老饕客戶品嚐,他說,對對對,就是這個味兒!終於找回最傳統貢丸的古早味,總共打掉3千斤豬肉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