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成立、2007年上市的碧桂園原本是中國房市的「模範生」,如今卻遭遇資金嚴重短缺,上週甚至未能如期支付2250萬美元票息,成為恒大之後中國房地產行業的最大未爆彈。碧桂園估計2023年上半年將出現上市16年以來最嚴重的虧損(450億至550億人民幣)。由於房地產業在中國經濟佔比超過四分之一,包括《金融時報》與《華爾街日報》都認為,碧桂園若大規模倒債將引發另一波經濟逆風。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恒大2021年陷入債務危機後,碧桂園去年曾獲得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提供5000億人民幣的信貸額度,一般認為這家擁有31年歷史的建商應該能夠挺過中國房市的流動性危機。《華爾街日報》也說,這波對建商的融資確實讓全國新房銷售出現短暫成長,但中國房市也在第二季再次下滑,使得中國整體的經濟復甦失去動力。
沒想到失去動力的不僅是中國整體經濟,短短9個月後,主要經營中國非一線城市的老牌建商碧桂園也落入了資金短缺的困境。除了虧損額度可能創下上市以來的新高,7月份的銷售額與去年相比更暴跌6成,碧桂園想要再融資也變得更為困難。中國房市的危機經過兩年發酵顯然仍舊沒有起色,上週傳出未能如期支付2250萬美元利息後,碧桂園的股價也跌至歷史低點。
碧桂園發生什麼事?
碧桂園的負債接近2000億美元,比起恒大的3400億美元負債雖然少了一大截,其規模仍不可小覷。尤其碧桂園被中國政府視為行業「模範生」(2018年到2021年,每年銷售額都超過500億人民幣)、並在政府的擔保下發行國內債券。直到最近,碧桂園還被評爲比許多財務槓桿過高的同行更加安全,沒想到連「模範生」的體質都如此脆弱。一旦碧桂園也發生大規模倒債,意味著幾十年來推動中國城市化與經濟成長的建商生存能力堪憂,這對正在面臨通縮壓力與貿易逆風的中國經濟來說,更是一項糟糕的壞消息。
TS Lombard亞洲房地產分析師勞倫斯(Andrew Lawrence)對《金融時報》表示,目前還沒有看到北京提出重振房地產行業的全面計劃,所以房地產業的違約還會繼續出現。不過《金融時報》認為,中國政府雖然在2020年實施限制高負債擴張的「三條紅線」政策,但如今已有放鬆管制的跡象,「要不要救碧桂園」也正在考驗北京改革房地產市場的決心。私募股權公司開源資本(Kaiyuan Capital)首席投資官西爾弗斯(Brock Silvers)也說:「目前政府沒有其他選擇,房地產行業『資不抵債』的問題最終必須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