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鎮邦觀點:我們能相信日本嗎?

2023-08-26 05:50

? 人氣

福島第一核電廠將「核處理水」排放入海的管線。(美聯社)

福島第一核電廠將「核處理水」排放入海的管線。(美聯社)

8月24日日本政府在諸多周邊國家與國際組織的反對下,開始了30年排放福島核廢水的計劃,根據不同媒體的報導,許多國家都多次建議日本考慮其他方法(例如蒸發),但日本鐵了心就是要排到太平洋中,為了說明其做法的正當性,政客表演喝水,吃魚,請來國際原子能委員會的成員作保,還被爆料花錢賄賂,日本政府一再強調排放到大海的計劃是有嚴格的科學依據的,科學的依據就是排放出去的廢水都是經過處理後再由海水稀釋,所以符合國際安全標準(例如一公升水中有多少放射性元素),這樣的說明乍看之下似乎很符合所謂科學的標準,嚴格地照著程序來做事,這也很符合世人,特別是台灣人對日本的看法,日本匠人精神,日本就是一絲不苟,排放廢水如果照著日本人的精神來做一定萬無一失,反對的人都是為反而反。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按照這個邏輯,最粗暴且直接的回復應該是既然處理過的污水符合國際安全標準,那日本政府應該做的是將其灌溉到日本土地上,如此做法的好處不言可喻,既能顯示了日本處理核污水技術的高明,也能彰顯其無私為了人類地球奉獻的精神,將福島一半是人禍的核災留在日本,世界民眾對日本的好感一定會成等比級數的上升,奇怪的是口口聲聲說處理過廢水可以喝的政客完全忽略了這個選項,將可以喝的水浪費在海洋中,成天說要節省水資源的台灣政府不應該痛心疾首,甚至可以運來台灣解決水資源不足的問題,科學處理過的廢水可以排放到海里,可以喝進嘴裡,就是不能留在日本,日本政府對科學實在是雙重標準。

2023年8月24日,從海上遠眺福島第一核電廠。(美聯社)
2023年8月24日,從海上遠眺福島第一核電廠。(美聯社)

除了這個明顯的雙重標准外,更令人擔心的是日本或是日本政府是不是真的像他們所說的真的那麼一絲不苟用匠人的精神在處理核廢水,雖然台灣的民眾對日本有著近乎盲目的信任,日本製造就是品質保證,這種長期通過各種文化代理人形成的印象與實際上的日本有很大的差異,2021年日本製造業的代表企業三菱電機被媒體曝光“檢驗”數據長期造假,旗下負責生產列車空調的長崎製作所從“1985”年開始,沒有按照規定檢驗出廠的列車,而是直接捏造數據,數據捏造的對象就是空調的壓縮機,也是日本製造在台灣的代表性產品,傳說中壓縮機只有兩種,日本製的和其他,三菱旗下的諸多公司也陸續被揭露各種數據造假的行為,每一件都是長達幾十年以上。

三菱不是日本製造業集體造假的個案,近年來日本企業的種種醜聞已經屢屢登上西方媒體,老字號的川崎重工被爆料長達40年捏造檢驗數據,從列車的軸承到壓縮機的數據都是憑空造出,2018年神戶製鋼(Kobe Steel)捏造鋼板的數據,影響了數以百萬計的車主,驚動了助理西方媒體的陸續報導。食品安全上,日本企業也有諸多黑歷史,早在1955年日本就爆發毒牛奶事件,日本食品業的霸主森永在奶粉加工中添加了有毒物質,造成上百嬰兒死亡,上萬傷害,造成傷害的森永不但沒有受到停業處分反而還越做越大,荒謬的是法院後來只宣判了一位負責生產的廠長三年徒刑。森永外,食品大廠明治,不二家都發生過造假使用過期產品的醜聞,台灣民眾日本旅遊必買的伴手禮白色戀人也在2007年被爆料篡改使用日期的醜聞。

對日本過去各種在製造業的造假歷史檢驗後,還能對日本政府以及政客口中所說的科學程序和證據抱持多大的信心呢?除了對其是否能嚴格照著標准的質疑外,對科學哲學感興趣的人當發現在這些“科學論證”的背後其實有不同科學哲學的基礎,日本政府強調的或許是局部或是片面性(scoped truth)的可驗證性,比如一個人一年不能受到多少輻射,然而到了另一維度,局部的結果會被推翻,當稀釋過的輻射累積30年存在於海洋的食物鏈中,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不是局部理論所能解釋的,福島核災的不可復製性,以及排放到海洋中都是無法再實驗室複製的情況,科學家只能組合各種局部的證據來推斷另一維度的情況,在結果高度不確定的情況下,日本政府更應該採取的是保守策略而不是像現在一排就不管。最後,如果這樣還不能讓你對日本的排放污水產生懷疑,東電今年六月放在網上的一份報告,發現福島電廠外補獲的Black rockfish(石狗公)體內銫-134(Cs-134)超標180倍。

*作者為香港理工大學助理教授、釣魚台教育協會理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