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討論收入差異的統計數據時,幾乎總是自動把收入差異視作社會階級差異,而不是年齡不同的人之間的差異。事實上,鮮少有人提及這些數字背後的「可能性」包括了社會階級或年齡世代,主流媒體更甚少去區別在何種程度上,可歸因於年齡差異,而不是社會階級差異。對收入與財富統計數據的熱烈討論,儘管內容精確,卻可能造成徹底的誤解。
即便是媒體經常談論的「頂層一%」,也是一二%美國人在其一生中曾經踏足的位置。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教授口中的「迷人的一%」,勢必有某種轉瞬即逝的魔法,畢竟絕大多數曾於一九九六年處在那個圈子裡的人,到了二○○五年都不在了。但在皮凱提教授的視角裡,頂層一%的人不僅活在他們那遺世獨立的世界裡,更「在社會上脫穎而出」並「對社會樣貌與政治經濟秩序帶來顯著的影響」。此外,據皮凱提的看法,這些人在他劃分的「階級」與「不平等結構」中都位居頂層。
然而,在「結構」與「過程」間,存在根本性的差異。皮凱提對一個人的收入會隨生命歷程即便只是短短的十年間,出現巨大改變的事實絕口不提。有超過半數的納稅人在一九九六年至二○○五年間,經歷了收入階級的改變,而此一現象在更早的十年間也發生過。舉例來說,位在中間中間二○%收入組的人,有四二%進入更高的收入組,與此同時,有二五%掉到更低的收入組,僅有三三%依舊不變。
皮凱提的關鍵失誤就在於將一個隨時間而流動的過程,轉化為僵直的結構那個或多或少就像是永遠獨立於社會之外、卻控制或影響社會他人的頂層一%。這顯而易見是一個與事實脫節的想像,無論他的觀察與當前盛行的成見是多麼地相符。
皮凱提蒐集了許多國家的統計數據。但正如同J.A.熊彼得(J. A. Schumpeter) 很早以前就說過的:「你可以走得既遠又廣,卻仍放不下有色眼鏡。」對皮凱提蒐集的大量數據進行驗證,將是一項艱鉅的任務,或許也是一項不值得耗費時間與精力的工作,因為真正的問題不在於這些數字是否精確,而是對這些數字「衡量了什麼」的錯誤陳述。不過,在此還是要順道說明,皮凱提反覆提出在前總統總統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任內,最高收入組的所得稅稅率為二五%,此一說法與美國國稅局的官方檔案相違背,後者指出一九三二年的最高收入組稅率為六三%。
*作者湯瑪斯.索威爾(Thomas Sowell),美國芝加哥經濟學派代表人物之一,現為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曾在康乃爾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校教授經濟學,亦曾擔任政府部門經濟顧問。本文選自作者著作《誰製造了貧窮?:史丹佛經濟學家對貧富不均的思辨》(三民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