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參選總統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近來勤跑基層廣聽民意。他認為是政府無能、失能,才讓老百姓負擔越來越重,沒有政黨包袱,讓他敢大聲喊出「民意要大於黨意」,認為把執政黨換掉,才是當前台灣的「主流民意」。
郭董放下企業老闆身段,深入各地傾聽民意,用行動展現從政的企圖。在他這個政治素人眼中,政治人物唯有廣徵民意、以民意為己意,才能找到正確的執政之路。
反觀現在的執政黨,得到政權前高喊傾聽民意,上任後卻把選民拋到腦後,黨意和政治利益凌駕民意之上。民進黨把傾聽民意當口號,七年多來始終如一。
很多人應該記得,2015年蔡英文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時,為了募集選舉經費辦「小豬回娘家」捐款,當時她說「要不斷反省,更謙卑的傾聽民意。 」隔年當選後更公開喊話,要年輕人不要害怕和政府機關打交道,「不用太溫良恭儉讓」;還說民進黨的文化特色是「第一次聽不見,大聲一點;如果第二次再聽不見,你可以更大聲一點;第三次再聽不見的時候,你可以拍桌子。」
蔡英文話說得漂亮 ,2017年她出訪中美洲四友邦,回程飛美過境途中,隨行記者當面向她要「一例一休」,她竟笑回「這不是跟我說,去跟你老闆說」,還不忘補一刀「台灣勞工就是這樣,勞工不自己跟資方溝通,都去跟政府抗議,讓政府公親變事主」,自己打臉自己的反省謙卑說。
「選前選後不同調」更是民進黨專長。蔡英文曾說過一句名言「勞工是民進黨心裡最軟的那一塊」;這句話後來卻成了勞資爭議、每年五一勞工大遊行常見的反諷標語,勞工變成民進黨心裡「最好騙」、「最軟趴趴」的那一塊。
民進黨執政7年多,低薪困境未改、物價卻節節上漲,很多老百姓生活苦哈哈。但民進黨、蔡政府看不到,只有到了選舉或選輸了,才把民意拿出來說嘴。自由、民主從來都只是民進黨喊喊而已的口號,真正面對民眾拍桌展現民意時,非但沒改,對於不同的意見表達,甚至還揚言要提告。
郭台銘參選打出「主流民意」,正是是看到民意被政府忽略、踐踏的憤怒。一個不願真心傾聽百姓心聲、看不到人民困境的政府,老百姓只能展現民意將之下架。
*作者為高雄人,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