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觀點投書:國造潛艦還會有第2艘嗎?去問葛來儀

2023-09-26 06:10

? 人氣

理由二:根據理由一,洛克希德.馬丁是否會繼續與台灣合作打造,甚至升級其他的海鯤級潛艦,這是一個大問號。如果洛克希德.馬丁認為提供其他「不對稱作戰」武器利潤更好,從此計劃撤出不是不可能。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什麼「不對稱作戰」武器利潤更好?如上一篇我提到的,洛克希德.馬丁自家產品,可搭載核彈頭的JASSM(AGM-158)空對地導彈。當然,這只是一個可能的例子,只要白宮點頭,洛克希德.馬丁可賣的東西多了去,沒有強烈的誘因讓這家公司繼續協助台灣造潛艦。

考慮到「海鯤」自製率只有四成,洛克希德.馬丁是關鍵協力商,3000千億又吃掉很多國防預算,排擠了其他軍火生意,國造潛艦
計劃「擱淺」的可能性並不低。

有輿論認為,根據歷史,只要台灣自製出武器,美國就會搶賣自己的同級武器,如我們一推出經國號戰機,美國就賣F-16「搶市」。不過,時空環境已大不同,海鯤「出道」,美國也不會賣同級潛艦給台灣。

事實上,一年只有1.5艘造艦產能的美國,連達到AUKUS的目標都很吃力,給澳洲的潛艦交付期確定要拖到2030年後。因此,美國絕無可能售台潛艦,反而可能會視海鯤為多餘,甚至視為台海武器界的「麻煩製造者」,此潛艇光是存在,對美方而言就是一種外交壓力。

公平地說,潛艦若是先進強大,數量又多,確實是一種「不對稱作戰」利器,李喜明與葛來儀的否定說法,背後多少與白宮看法及美軍火商利益脫不了干係。但「海鯤」就是個半吊子潛艦,再造7艘也勢必會拖過2030年才能全數陸續下水,這與美國「武裝台灣」的急切願望是相違背的。而這還要加上北京的強烈反對,讓華盛頓很難支持這種弊多於利的戰略路徑。

有心的媒體注意到,「112年度國防報告書」對國造潛艦只有一句帶過,113年度報告草案似乎也乏此內容,以此推論此計劃可能會中斷。

綜合以上理由,個人認為,海鯤大概率只會有一艘,除了作為蔡英文政績文宣之外,第一艘國造潛艦,只是一個昂貴的花瓶。

*作者為自由撰稿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雁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