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以來,台灣社會對戰爭風險的警覺不斷增加。尤其去年8月,美國時任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期間,中國大動作軍演,我國外交部等政府網站受網攻流量較平時增加23倍,加上放大恐懼的不實消息充斥媒體和社交平台,彰顯台灣在虛假信息和陰謀論滲透方面的脆弱性。
面對信息戰和認知作戰的複雜挑戰,台灣數位外交協會即將推出的「烏克蘭全民網路防禦行動手冊」提供公民一些參考方案。該協會25日指出,受烏克蘭經驗啟發,他們正在推動「台灣社群守衛者計畫」,盼利用網路提升台灣民間防禦力,協助台灣普通公民思考自己在危機時能採取哪些行動,以防止網絡上的信息操弄和侵略行為。
台灣數位外交協會理事長郭家佑表示,雖然大多數民眾不會親自參與實際戰爭,但即使待在家中,只要有網絡,也可以提供幫助。「光是在自己的臉書發文,也有助於提供正確訊息。」她指出,台灣數位外交協會希望通過這本手冊,使民眾具備足夠的知識與準備,以提高在危急情況下的網絡應用能力。
根據該協會的介紹,手冊收錄了烏克蘭人在不同戰爭情境下、不同社會角色(公民報導工作者、科技技術工作者、教育推廣工作者等)提出的幽默、實用且富有創意的網路行動方案。
例如,烏克蘭國內資訊出現混亂時,有組織提出訓練AI模型來分析俄羅斯假訊息,並產生反制的論述。當需要呼籲全球媒體關注戰事時,有民眾利用「文案力」做到有渲染力與號召力的網路聲援行動。當物資缺乏及資源分配不均時,有科技人才開發即時媒合工具,協助整合。
「烏克蘭全民網路防禦行動手冊」的發表吸引了40餘位民眾入場聆聽。郭家佑向《風傳媒》表示,在台灣複雜的社會氛圍下,大部分民眾仍偏向避免討論戰爭風險,推動網路民防計畫是一項挑戰。「在民眾的心中,這件事也許與中國、台灣身分認同綁在一起了,他們可能擔心立場不同,討論這些事情會加速分裂與汙名化。」
24歲的聽眾Natalia向《風傳媒》提到,她對台灣民防的關心部份源自於家人間有關政治的討論,此外俄烏戰爭爆發時,她剛好身處俄羅斯,距離戰場相當近,這樣的經歷讓她認為,作為一名台灣人,她希望在危機時能找到自己能貢獻的方式。「雖然我不會感到對戰爭焦慮,但我希望能盡一份力,提升台灣在危機時的抵抗力。」她補充道。
烏克蘭公民防禦經驗
根據台灣數位外交協會的分析,自從8年前烏克蘭遭併吞克里米亞以來,他們一直在為應對俄羅斯的入侵做好戰爭準備。2021年,烏克蘭文化資訊部發起了一個專案,以提升國內民眾的媒體識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