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許多移民在抵達南歐之前會選擇土耳其或北非國家作為中轉站。因此,歐盟試圖與土耳其和突尼西亞合作,讓這兩個國家承擔阻止和接收前往歐洲的移民的責任,作為交換,歐盟提供財政支援。不過,這些協議的執行情況並不盡如人意,特別是有證據表明突尼斯的威權政權對撒哈拉以南的移民實行虐待,包括非法拘留、種族仇恨和侵犯人權行為。
為了實現更公平、更協調的移民問題處理方式,並確保前線國家不會單獨承擔壓力,歐盟領袖在過去幾個月多次召開會議,以達成新的「移民和庇護協定」(Pact on Migration and Asylum)。然而,德國和義大利之間的爭端導致議程長時間停滯不前,雙方就地中海非政府組織提供的人道援助和搜救服務持有不同觀點。
義大利政府認為這些船隻吸引更多尋求庇護者前往歐洲海岸,稱其為「拉力因素」。而德國對這種觀點提出質疑,並表示這些船隻在人道救援和拯救海上生命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爭端持續之際,移民危機進一步加劇,申根區每天都在縮小,一個又一個國家恢復邊境管制。9月27日,在波蘭一些領事館被揭涉嫌收賄,向亞洲和非洲移民販賣25萬份申根工作簽證之後,德國宣布對波蘭重新實施部分護照檢查。
歐盟7月與突尼西亞達成備忘錄,分配1.05億歐元(約新台幣35.6億元)來打擊偷渡行為、加強邊境管理,以及加快處理庇護申請者被拒絕後的遣返程序。這筆資金將以提供搜索和救援艇、吉普車、雷達、無人機等各種巡邏設備的形式提供給突尼斯當局,同時也將提供給在當地工作的國際組織,如國際移民組織(IOM)和聯合國難民署(UNHCR)。
直到10月4日召開的歐盟領袖會議,義大利和德國於最後一刻化解分歧,歐盟27國代表終於達成協議。歐盟的目標是在明年6月歐洲議會選舉前完成立法,實現這項早已延宕的改革。
修訂版「移民和庇護協定」(Pact on Migration and Asylum)將會將部分移民安置到其他歐盟國家,以紓解南歐第一線國家的壓力。拒絕收容申請庇護者的國家,如波蘭和匈牙利等,將需要向接受移民的國家支付費用。與此同時,歐盟將設法加速處理庇護申請,將被認為不具資格的申請者遣返回出發國或過境國,並將邊界移民中心的最長拘留期限從現行的12週延長。
移民正是所需勞力來源
眼下,為何前往歐洲的移民數量驟增,尚無確切答案。有些人是為了逃避迫害,但大多數人被認定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經濟機會,因此不符合「難民」身份的資格。然而在歐洲勞工市場緊張、人口趨勢堪慮的情況下,經濟移民正好能滿足歐盟許多國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