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的「碳關稅」本月生效上路,這是一項涵蓋面更廣、更全面性的碳關稅實施前的「過度措施」,依照經濟部估計台灣預計有3500家業者受影響。這項碳關稅措施旨在推進全球減碳進程,雖然未必對南方國家的減碳有助益,但台灣卻可能要拉警報,不可不慎。
這項被簡稱為「碳關稅」的措施,是歐盟針對進口產品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主要是針對進口產品,如果製造過程產生的碳排超過歐盟的溫室氣體排放標準,將被要求繳交一筆額外的「碳關稅」。從 10 月 1 日起進入實施前 2 年的過渡期,初期只適用水泥、鋼鐵等高排放產業,2年後上路再擴大到其它進口商品。
在全球各大經濟體中,歐盟一直是最重視環保、在減碳腳步上居領先的經濟體;從因應全球暖化、力行減碳的角度看,歐盟的作法當然值得肯定。那些減碳不力的國家或企業,因為要被課碳關稅而導致競爭力下降,只要想出口到歐盟市場,最終還是要投入減碳。這是藉著歐盟的龐大市場吸引力,誘使(或逼迫)要把商品賣進歐盟市場的國家與企業努力減碳。
這也是為什麼近年從經濟部到工商團體、企業界等多次舉辦說明會,讓業者了解新措施的影響;業者則對台灣減碳不利可能的負面影響擔心不已。
至於其效果則需要再觀察,不過很弔詭的是:歐盟的碳關稅其實很有掉入自家「自拉自唱」,對減碳效益微乎其微、只是無謂提高物價的陷阱中。因為碳關稅只有歐盟實施,因此對其它國家而言,並不是無法規避掉的關稅。如果因歐盟的碳關稅而不易在歐盟市場競爭,那就出口到其它市場也可以。至於說為此要調整大力減碳(如把煤電都改成綠電),坦白說,機率不高,因為明顯不划算。
這也是為什麼有一部份人並不看好其效果的原因,因為碳關稅可能只是有利於原本碳排低的國家與企業,但並不會誘使國家與企業再大力減碳。而這也導引到另一個爭議問題:南方國家的貿易條件處於更不利的地位。
最常見、也被列為減碳重點的政策有幾個,例如減少火力發電比例、提高再生能源(清潔能源、綠電,如風電、光電甚至核電等)的比重,特別是燃煤發電因污染與排放最嚴重,而被視為優先淘汰項目,歐洲國家聯手「去煤化」、看那個國家先把煤電比重降到零。還有如以電動車替代內燃機的汽油車,歐盟已決定2035年後就禁止販售新的油車。
這些減碳措施都很好,環保、乾淨、健康、無污染…..,但有一點不好:好貴!對許多窮困、正要發展經濟與產業的南方國家而言,便宜的煤電先進國家不給用,甚至施壓要求中國不能再對外輸出煤電廠,但乾淨的綠電卻是「貴森森」到負擔不起的地步。想拿課碳關稅讓這些南方國家投入減碳,是有「何不食肉糜」的感覺。
日前在一場論壇中,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就呼籲各國不要採行諸如歐盟課碳關稅的單邊措施,重要原因即在此。
不過,雖然南方國家為出口減碳的誘因未必高,但對貿易總金額與出口的附加價值高的台灣而言,不加強減碳的代價可能更高。台灣的產業高度整合在全球供應鏈中,出口以高科技產品為主,因此台灣企業同時面臨客戶與國家的減碳要求。例如台灣有眾多蘋果供應鏈廠商,最著名、最大咖者當然就是台積電。而依照蘋果對供應商的要求是:2030年實施100%綠電,作不到訂單大概就飛了,因此不作不行。
而廠商要作到100%用綠電,除了本身願意砸錢買或甚至自建綠電外,整體環境也是重點。在歐美國家及跨國公司都把減碳、綠電,拿來當收取關稅或貿易障礙的理由時,一個減碳不力、甚至不減反增的經濟體,其風險必然更高。
台灣是該思考與檢討這個問題:表面上全力推動綠電,似乎有利減碳,實質上卻是把火電比例拉高到8-9成,碳排反而增加;在減碳成績排名上,年年位居後半段,這些可不是什麼好徵兆。在歐盟關稅上路之際,政府或許該再回顧、檢討本身的能源政策與減碳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