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了讀抗日戰爭史。浙贛戰役:一九四二年,美國出動轟炸機空襲日本東京等地。這是日本對中國開戰以來,他們的本土首次遭到轟炸。美軍轟炸機在執行任務後,都在浙江衢州、麗水等機場降落。日本軍本部決定發動攻擊,摧毀衢州、麗水等機場。
五月份日軍出動四個半師團的兵力,企圖打通浙贛鐵路線。國軍逐次撤退,避免與日軍決戰。日軍攻陷衢州、金華、蘭溪、壽昌;又從南昌渡過撫河,揮軍東南。六月,日軍攻克玉山、廣豐、上饒、貴溪等地。浙江江西兩省的機場、鐵路被徹底破壞,日軍在占領地燒殺擄掠,掠奪大批戰略物資。日軍的戰線拉長,兵力分散,國軍開始在各地反擊,戰鬥激烈。日第十三軍第十五師團指揮官酒井直次中將,素有侵華 「急先鋒 」、 「虎將 」之稱,中地雷身亡,是日本侵華陣亡的第一名師團長。八月底日軍全部撤回原防,戰役結束。
日軍在浙贛戰役傷亡近三萬人,國軍傷亡七萬,二十五萬民眾被日軍直接或間接凌辱殺害。酒井直次中將被炸死的消息,一直被日軍高度保密,怕日軍的常勝形象受損。直到一九八四年,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編寫的 《中國派遣軍 》中記載: 「酒井直次師團長的戰馬誤踏地雷。酒井中將從馬上跌下來,左腿受傷,送到後方等待轉送醫院,不久酒井直次不治。現任師團長陣亡,是日本陸軍創建以來的首次。」
中國軍民在浙贛戰役中損傷慘重,但並沒有一味挨打。戰役中日本指揮官酒井中將戰死,卻要等到四十二年之後才揭發真相。子孫後代對中日戰爭的興趣缺缺,歷史永遠是一道難以解開的謎,或僅供政客隨意捏造,以達到他們的短期政治目的?
仔細觀看地圖,福建麻沙在鉛山之南約一百公里的地方,去麻沙要翻越海拔兩千多公尺的黃崗山,山路狹窄。估計若日軍走上這條路,雙方一對一的在林間小道做匹夫之勇的搏鬥, 「狹路相逢勇者勝 」,優勢裝備討不到便宜去,所以算定鬼子兵不會進軍閩北。當年的疏散計畫,經過了慎密的考量。
鉛山就在上饒與貴溪之間,當時完全被鬼子兵占領。若不及時撤往福建北方,誰也不會有好下場。我忘不了一張照片:一名日軍用步槍上的刺刀插入中國小孩的肚子,高高舉起,臉上帶著勝利者的微笑。征服者的暴虐,令人毛骨悚然。哥哥和我幸好沒有成為日本兵刺刀下的兩坨肉。
讀到另一則報導:日軍在戰役中散播了霍亂、傷寒、鼠疫、痢疾病原體,這是滿洲國日軍七三一部隊研發細菌彈所做的 「臨床試驗 」。東源哥全家、整個一村子人、麻沙一帶閩北山區的千萬居民,都受到鼠疫或其他疾病的感染,瘟疫傳布快,偏僻山地完全沒有醫療設備,因細菌彈傳播疾病而死亡的人數到底有多少,至今沒有確切的統計數字。浙贛戰役有二十五萬傷亡民眾,應該不都是直接遭受砲火的結果。
日軍不投擲細菌彈在主要戰場及戰線上,避免他們自己受感染;各式細菌彈集中投在戰場外的閩北山區等地。他們熟讀善用 《孫子兵法 》,遵行 「不戰而屈人之兵 」的信條,不費一兵一卒便置大批中國人於死地!
東源哥仗著年輕抵抗力強,病了一陣子硬扛了過來。我們很幸運,住在麻沙一個空曠操場的舞台上,沒有染上瘟疫,又健健康康的回到江西鉛山縣。
*作者王正方,電機工程博士學位。在美國任IBM、NCR研究員、工程師,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工程教授。中年轉行電影事業,退休後專事寫作。本文選自作者《十年顛沛一頑童》(印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