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倫、柯文哲首次藍白協商的四點聲明,反映了臺灣民意存在「和平優先」的流向,卻仍沒提出匯流各道支流的方法。
潛藏的隱憂是侯友宜在國民黨內的團結數據不夠高,與對郭台銘這道支流的吸納沒有處理。這 2 項存在交互作用,其成因為政黨對「政治認同」與「政治制度」的操作,使得俗稱深綠的選民更團結,而深藍的選民則產生了「螺旋反向現象」式分裂。
本文作者在《侯柯郭要願賭服輸─從二階段初選到未來公辦初選》一文中已分析:第一、任何2支流的協商組合均有脆弱之虞。第二、要匯流3人,不可能期待有人「不賭就認輸」,必須要有3人都服氣的競合規則。
若韓國瑜誠意專心助攻,有可能促成競合規則,以及穩固競合的結果。
侯友宜缺深藍熟齡選民
對侯友宜在國民黨內的單一民調,其數字不一定正確,但整合多個沒有作假的坊間民調,經由「統合分析」仍可歸納出未達全黨滿意的程度。
本文作者經由網路內容「質的分析」,發現侯友宜缺的一塊就是俗稱深藍的選民、尤其是熟齡選民。
政治有3塊:「政治認同」、「政治制度」與「公共政策」。公共政策與日常民生關聯最密切,但在選舉中作用最小,臺美的選舉研究在40年前就已發現,若要以公共政策作為競選主軸是個「浪漫的憧憬」。選民感受主要來自候選人的「政治認同」與「政治制度」形象。
九二共識 ≒ 臺灣前途決議文
在「53237選民結構」中包括5種不同取向的「意識型態」「可變」「疏離」選民,對「政治認同」與「政治制度」有不同的認知方式。
兩岸特殊的認同與制度問題,在2000年前兩岸各黨的遠見與正派人士,已經提出了大約相同的解決方案,微言大義就是國民黨與共產黨合議的「九二共識」、而民進黨創黨元老的代黨綱《臺灣前途決議文》,更將此抽象概念作了具體解說。
《決議文》的結論句就是詮釋「政治認同」:
「從雙方在歷史上、文化上、血緣上的長遠關係出發,從地緣政治、區域穩定、經濟利益著眼,創造共生共榮、互信互利的美好前景。」
《決議文》開宗明義則是關於「政治制度」:
「憲法稱為中華民國,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為現狀現實的陳述。
故兩岸歷史血緣文化相同,民族其實不需要認同,事實就是相同。當前必須加強合作交流,共進共榮。而制度的不同,為客觀現實,目前暫時擱置,未來兩岸人民自然會找到共同生活方式。
當時各方共識是:兩岸「認同相同」而「制度不同」。
把制度的不同-操作成認同的不同
然而人類本性不具備科學分類的理性抉擇,而是訴諸情緒的社會相信。
陳水扁2000年首任宣示的「四不一沒有」,還是《決議文》路線。但他 2004年發生信任危機後,發現將兩岸「制度的不同,操作成認同的不同」,可以產生動員的最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