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人口因為竹科效應發展,這幾年湧入相當多的新興人口入住,也是全台少數人持續正成長的區域,但是新竹縣的相關資源卻明顯不符合發展需求,導致地方的基礎建設不如預期。尤其竹東的外五里人口增加將近兩萬人,對比其他區域,幾乎沒有一個地方有瞬間移入這麼多人的情況,僅有同樣受到竹科效應影響的頭份市、竹南鎮一樣有正成長效應,但是比例沒那麼高。
而台灣長期以來的稅收、稅制出現一個嚴重問題,那就是課徵不公、分配不公。台灣的稅制長期偏重中央分配,但是分配的機制卻出現問題,目前依據的財政劃分法長達20多年未修正,且台灣在縣市合併、發展脈絡不同的結構下,中央統籌分配款的分配呈現相當程度上的不公平,有些創稅能力高且吸收多數外部成本的縣市,反而拿到的資源最少,造成很多地方政府,心有餘而力不足,許多環境、基礎建設、教育問題想要解決,卻苦無充足資源。
舉實際統計資料來說,以2022年為例,新竹市繳稅排名第2名、新竹縣排名第7名,還高於直轄市台南,但是新竹縣所得到的人均統籌分配款卻是全國倒數第1,遠不如鄰近的新竹市,新竹市得到的分配款僅次於6都,而新竹縣還比苗栗縣來得低,是全國唯一人均分配不足萬元的區域,而從繳稅排名跟綜合所得稅來說,新竹縣幾乎都是繳稅大戶,但因為過去財劃法還是以過去新竹縣是農業縣的概念去分配,所以導致竹縣很多稠密發展區域,卻沒有充足的中央資源挹注,導致基礎建設發展不易,也讓區域民眾感到不滿。
新竹縣府也在有限的資源內,盡量去完成一切的福利政策跟教育政策的推廣,但是沒有中央的資源挹注,很多事情也無法盡善盡美的完成。
而過去新竹縣市合併的議題,也隨著政治因素而消散,但過程中凸顯的統籌分配款問題,我認為接下來新任的總統跟立法委員必須認真看待財政劃分法的修法問題,除了分配不均的問題,還需要認真考量台灣人口趨勢發展的脈絡去重新分配資源,讓區域發展穩定。
近期也觀察到竹縣在地立委林思銘也提出建議,目前超徵的中央稅收,除了直接發錢外,是不是也可以考慮變成一些特殊挹注地方預算,在財政劃分不公平的地方,進行區域的補助與平衡,筆者認為這樣的構想的確有他的合理性,因為超徵的稅收,很多也來自這些區域的民眾,適時回饋地方,讓地方發展更平均,不失也是一個重新分配資源的方法,但治標還需治本,財政劃分法的修正必須要去執行。
*作者居住在新竹縣,從事汽車業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