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一戰結束105年─那些被扶正的「次要戰場」

2023-11-12 07:20

? 人氣

筆者指出,今年的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05周年,提到這場「終結所有戰爭的戰爭」。示意圖。(AP)

筆者指出,今年的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05周年,提到這場「終結所有戰爭的戰爭」。示意圖。(AP)

今年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05周年,提到這場「終結所有戰爭的戰爭」(The War to end all Wars),大家都把重點放在「西線戰場」(The Western Front)的壕溝戰上。其實也不奇怪,畢竟像戰車、飛機以及潛艦等新武器的首次運用,都發生在這條以英國、法國還有德國為主角的戰場上,極少有人去關注東線、巴爾幹、加里波利、中東以及遠東等次要戰場。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就如同討論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人們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以英美為主角的地中海和西線戰場,其次則是以蘇聯為主角的東線戰場,兩者的共同點是打擊納粹。再來才是打擊日本的太平洋戰場與中緬印戰場,畢竟納粹德國擁有更強大的軍事及科技實力,擁有吸人眼球的虎王戰車、俾斯麥戰艦以及Me 262噴射戰鬥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被視為同盟國與軸心國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則是協約國和同盟國的戰爭,兩場戰爭都有同盟國,但是組成的對象卻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一戰的同盟國由德國、奧匈帝國、鄂圖曼帝國與保加利亞組成,英文名稱為Central Powers。二戰的同盟國為Allies,主要成員為美國、蘇聯、英國以及中華民國。

從上述組成來看,二戰的軸心國極為一戰同盟國的繼承者,一戰協約國的精神則由二戰的同盟國所延續。由於美國在一戰和二戰都參加了協約國與同盟國,並且以強大的工業與動員能力引領多國聯軍取得勝利,兩場世界大戰普遍被視為自由民主戰勝帝國主義、殖民主義以及法西斯主義的正義之戰。然而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其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其實遠非如此。

就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例,東線戰場上俄軍、德國、巴爾幹半島上塞爾維亞軍、奧匈帝國、保加利亞軍以及中東戰場上阿拉伯聯軍對上鄂圖曼帝國的戰爭,實際上卻都比西線戰場帶給我們這個世界更深遠的影響。如今西線戰場的三大參與者德國、法國和英國都已經被統一在歐盟或者北約的概念下,永遠不可能再彼此開戰,但東線、巴爾幹和中東的戰爭卻延續到了今天。

東線戰場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東線戰場,重要性上僅次於西線戰場,主要參與者為德意志帝國與俄羅斯帝國。也因為同時在西線對付英法,在東線打擊俄國,德軍證明了自己有同時在兩條戰線作戰的能力,雖然最終戰敗於協約國之手,其專業素養得到了世人的肯定。與西線戰場最大的差異,在於俄軍與德軍都沒有修築出堅固的戰壕,雙方打得更多是機動戰。

俄軍的表現有點類似二戰的國軍,規模龐大卻表現差勁,扮演的角色是牽制而非消滅德軍主力。1916年是戰爭的高峰期,帝俄部隊在東線戰場上牽制了55個德軍步兵師和九個騎兵師,相當程度上舒緩了西線戰場的壓力。不過帝俄的政局卻比抗戰末期的國府還要更不穩定,在1917年就爆發了兩次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領導的羅曼諾夫王朝在「二月革命」被推翻,但是上台的臨時政府仍由親西方的資產階級領導,因此俄軍尚未退出東線戰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