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藍白合陷入僵局,柯文哲與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二次見面時,王金平講得直白,說柯文哲一個人選不上,更反問柯文哲:「你要當正的,那選舉的錢誰出?誰動員?你負責嗎?動員的錢你付嗎」。
民眾黨畢竟與親民黨不同,並非與國民黨系出同門,所以柯文哲之後的答覆是以民調回擊,同時強調改革台灣政治文化的初衷。我不否認台灣政治文化確實需要革新,但此時此刻剛好與我最近細讀的羅馬帝國史有異曲同工之妙。
羅馬帝國首任皇帝,嚴格來說是「奧古斯都」屋大維,處於凱撒之後,羅馬共和制將衰之際,於腐化的共和無法處理國家大事,元老院行將改革之際,仍舊花了數十年,循序漸進地「再造」羅馬,才成就「條條大路通羅馬」的羅馬帝國。
以史為鑑,明白地告訴我們,政治文化的變革絕非一朝一夕,更不是一場選舉可成,再從柯文哲二次台北市長選舉選情來看,要說已翻轉台北市政治文化,明顯言之過早。何況跨出台北,民眾黨的地方實力相當薄弱,地方議會市議員選舉相對於單一選區的中央及地方首長大選,難度並非同一層次,民眾黨即便於地方議員有取得席次,甚至可以進一步說,只是民眾願意給一次機會,下次就可能翻盤,難說扎根。同時,地方選舉時,民眾黨雖拿下新竹市市長,但也並非全賴自身實力,下次地方大選根本岌岌可危,白話文就是民眾黨的地方實力相當脆弱,不堪一擊。
同時,民眾黨迄今仍是一人政黨,誰能保證柯文哲光環永在,此時的亮眼無非是民進黨施政的「復仇者」集結,時機難再來,如果無法即時在此次大選中斬獲重要行政機關職位,支持度必然「邊際效益」遞減,於中央舞台上僅憑立法院不分區立委,根本與之前泡沫化的新黨、親民黨、台聯何異。
再者,柯文哲若是民調大勝,足以一人取天下,何必討論藍白合,自然是民調無法完全反應真實,與選舉結果定有誤差,但是民眾黨作為一個初興政黨,經不起失誤,國民黨大敗,還是第二大黨,民眾黨敗了,可能就要掃進歷史的塵埃,或是被另一個第三勢力取代。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與其用民調壓迫國民黨讓出總統,不如用民調取得副總統,完成藍白合,同時迫使國民黨讓出內閣重要職位,一來完成政黨輪替,有利台灣政治發展,二來,壯大在野勢力,帶來改變台灣政治文化契機,上中下策的上策明白若此,為何要捨近求遠,王金平的「質問」,實乃諍言,善意規勸,望藍白合水到渠成。
*作者為基隆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