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劉紹樑觀點:創新與轉型─向音樂大師Paul Simon學習

2018-09-15 05:50

? 人氣

保羅賽門(Paul Simon)1983年與好萊塢女星嘉莉費雪(Carrie Fisher)結婚。(資料照,美聯社)

保羅賽門(Paul Simon)1983年與好萊塢女星嘉莉費雪(Carrie Fisher)結婚。(資料照,美聯社)

今年年初,坐擁17 座葛萊美音樂獎(含終身成就獎)的保羅・賽門(Paul Simon)以成名曲《回家》(Homeward Bound)為題,開始告別巡演。9月中旬的封麥秀回到他生長的紐約市,正值他77歲生日前夕。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Simon 雖相貌平平又身材短小,但詞曲創作意境深遠,動人心弦。長青樹的退休反映一個大時代的結束,值得探討他的營運模式,尤其是他的創新與轉型。

他第一個創新其實是出道組團時以Simon and Garfunkel 為名:以前搖滾樂團多半用藝名,如猴子、披頭四等。以姓氏做團名既乾脆又響亮,60年後證明這是十分成功的品牌策略!

廣納世界音樂 不斷顛覆創新

1967 年的創作《沉寂之聲》(The Sound of Silence)馬上一炮而紅。但令人更驚豔的創新是又拿這首已發行的歌做電影《畢業生》的主題曲,且異於以往電影正經八百的交響配樂,藉民謠搖滾組曲凸顯該片的思潮:清純、孤寂(歌詞充分反映男主角的宅性)、抗議(如反越戰、反徵兵)、叛逆(老爸老媽不都是對的)!其中一首為該片量身創作的《羅賓遜太太》(Mrs. Robinson)影射女主角之母的偷情,也極為震撼。憤青配樂加持叛逆電影,當年首創「搭售」雙贏的佳績。

推出《惡水上的大橋》(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的神曲之後, 該團在1970 年達到巔峰,Simon卻毅然與Garfunkel拆夥單飛。這好比一個頂尖企業突然揚棄原有暢銷產品與名利,另起爐灶:危險而勇敢。這其實就是熊彼得說的「破壞性創新」,網路術語叫「顛覆」(disruption)。

顛覆自己之後的Simon迭有佳作,在後續的10 幾年迎來了成名音樂人難得的第二春,甚至從上世紀末又展開第三春!音樂界一致推崇他曲風多變並一再昇華;美國政府透過國會圖書館在2007 年創立以已故詞曲大師蓋西文(Gershwin)兄弟為名的流行音樂終身成就獎,第一屆就頒給他。他創新與轉型的訣竅就是不斷地求變,具體做法則是吸納「世界音樂」(world music),透過遣詞弄曲的高深造詣,形成新的音樂。但歌迷一聽到那略帶鼻音的聲腔就知道是他,可謂既打破類型(genre)的框架,又塑造獨特的風格!

譬如他一改早期清純的曲風,以福音曲式創作《Still Crazy After All These Years》;而《Mother and Child Reunion》引進中美洲牙買加的雷鬼音樂;《El Condor Pasa》則賦予南美安地斯山脈的傳統民謠一股新生命;又把非洲祖魯族和音融入歌頌美國的歌謠《Graceland》;《Fifty Ways to Leave Your Lover》證明他運作爵士樂與藍調的技法爐火純青;《American Tune》恰似巴哈賦格;本世紀初的《Surprise》專輯還又攪拌電子音樂。真服了他,我在等他哪天引進東方音樂的元素!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