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該趁人之危」!中國經濟陷入停滯困境 《外交事務》剖析美國因應之道

2023-11-14 19:00

? 人氣

2023年10月18日,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一帶一路」論壇開幕式,一名士兵在天安門廣場正在站崗。(美聯社)

2023年10月18日,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一帶一路」論壇開幕式,一名士兵在天安門廣場正在站崗。(美聯社)

近期中國經濟成長放緩,美國經濟顧問公司榮鼎集團創始合夥人羅森及中國市場研究總監萊特在美國期刊《外交事務》剖析美國如何利用中國經濟成長放緩的機會,認為美國應該明確指出問題在於中國,協助解決困境,但避免幸災樂禍。

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的羅森(Daniel Rosen)及萊特(Logan Wright)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指出,儘管早有跡象表明中國正進入經濟成長放緩時代,但美國沒預料到這種放緩的程度,美國兩黨及政策界都忙著決定如何解釋這個情況、發生的原因、因應的辦法。

互相推卸責任

《外交事務》指出,自2021年以來,企業對中國的直接投資及證券投資流量一直放緩,這是出於對市場狀況的擔憂,而不是美國特意的投資限制。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顯示,2023年第3季,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是1980年代以來首次出現負值。中國經濟放緩的主要驅動力是房地產泡沫及基礎建設泡沫的終結,而這純粹是中國的國內現象。由於缺乏必要的改革,中國的市場機會正在枯竭,中國民營企業投資正下降,因此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其他地區投資報酬率目前高於中國。

對於美國及其盟友與夥伴而言,對中國經濟走向及其放緩原因的普遍理解非常重要。市場自由主義的優點在冷戰結束時幾乎受到普遍讚賞,但隨著中國專制國家資本主義成功,這些優點受到挑戰,特別是2008年至2010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隨著中國經濟在過去10年經歷了快速成長,中國模式的最終成功似乎不可避免,而既然它已經動搖,戰略上,美國不受指責至關重要。

2023年4月1日,中國河北雄安街頭一名工人騎車路過一處口號宣傳牌。(美聯社)
2023年4月1日,中國河北雄安街頭一名工人騎車路過一處口號宣傳牌。(美聯社)

羅森及萊特認為,美國必須努力讓世界相信,中國當前的經濟挑戰是其自身造成,是國家干預過度及市場化不足所致,而不是無意中宣揚美國對此負有責任的觀念,而中國領導人也必須明白,14億中國人民的繁榮仰賴中國政府。

不趁人之危

過去10年,美國及中國在不公平貿易、竊取智慧財產權、新冠肺炎疫情、中國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等問題上的敵意不斷加劇,因此美國領導人開始詢問如何利用中國當前的經濟困境為美國謀取利益也就不足為奇。舉例來說,美國國會聽證會8月主張美國對中國當前的經濟困境採取謹慎的因應措施,前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Schrive)認為,趁著中國經濟不振,中國領導階層處於弱勢地位,美國應該利用這個機會,「根據他們(中國領導人)現在的經歷對他們施加壓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

廖綉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