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日前公布每半年公布一次的貨幣報告,台灣再次名列「匯率操縱國」的觀察名單上。這有多可怕、會有什麼不利影響呢?大機率是:都不會,因為已是行禮如儀的貨幣報告,除非有特殊的「政治需求」,否則不會走向更激烈的反應,白話文講就是:不可怕、不必怕。
11月的貨幣報告中,沒有任何一個美國的主要貿易夥伴國存在「匯率操縱」情形,不過,有6國被列入觀察名單:中國、德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越南。然後呢?就是繼續觀察到下次再公布報告為止,正常情況下不會有什麼事端。央行則強調部份因素在供應鏈移轉導致台灣對美順差增加有關,並強調台美之間保持良好互動,雙方溝通管道相當順暢。
美國衡量「匯率操縱國」是依照3個標準:第一個是對美順差超過 150 億美元(過去的標準是200億美元);再來是經常帳順差占GDP的3%以上(或依美財部模型估算有龐大經常帳缺口),第3則是淨買匯金額占 GDP 超過 2%、且 12 個月中有 8 個月以上為淨買匯。這次台灣是符合前2項標準而名列觀察名單。
概略區分,這3項標準的前2項是貿易結構問題,第3項則是匯率市場問題。美國要「揪出」匯率操縱國的原因是,美國時常認為其它國家會刻意壓低本國幣值、創造對其有利的貿易條件,因而對美貿易產生大量順差、該國也累積大量順差,這就是前2項標準產生的原因。這個標準頗有「抓大放小」的味道在內,一個對美有數十億美元順差的小國,即使是藉著操縱匯率、壓低幣值而獲利,也因金額較小而可忽略。
而在符合前2個標準之後,美國其實更重視、或是說更介意的其實是第3項:是否操縱匯率,而且所謂的操縱匯不言而喻的指稱是:壓低匯率以利出口。因為確實有些國家與美國的貿易條件比較,就是更容易產生順差,也可能大環境改變而產生更多順差,例如台灣、越南對美順差的增加,很明確就是供應鏈移轉因素造成,只要沒有過份的匯率干預,談不上是「匯率作弊」造成,因此列入觀察名單中,就是行禮如儀過個場而已,不會有什麼大事與爭端。
當然,以更「政治」的觀點看,匯率報告也是美國用來「打磨」貿易夥伴的利器與工具之一,因為,如果拉長觀察時間可發現,美國跟「匯率操縱」、貿易逆差已「奮戰」超過40年了,只是隨著全球經濟與產業版塊的變化,每個時期的「主角」不同罷了。上世紀80年代時,「萬惡」的匯率操縱國無庸置疑的落在日本頭上,美國以各種貿易協定逼迫日本對銷美的紡織、汽車、半導體等自我設限外,1985年的「廣場協議」更讓幾個主要工業國聯手讓日圓大幅升值,開啟日本泡沫經濟的序曲、及日後「失落n年」的經濟。當時,德國馬克也是被迫大幅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