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伯泉觀點:楊柳學風─台大心理系劉英茂與楊國樞的影響

2023-11-26 07:00

? 人氣

為台灣本土心理學研究奠定基礎的中研院士、台大教授楊國樞。(中研院官網)

為台灣本土心理學研究奠定基礎的中研院士、台大教授楊國樞。(中研院官網)

這些年台灣高等教育的學術精神益發飛揚,還是益發形式主義沉淪呢?這個問題不是簡單的二分法,但是可能很多人感嘆說,大約是後者吧!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台灣還有值得紀錄的學術精神典範嗎?筆者刻記一個「楊柳學風」典範,台大心理系楊國樞與劉英茂教授,合稱「楊劉」,由於劉英茂是柳營人,因此筆者音轉為「楊柳學風」,自在風行。心理系舊館就在醉月湖畔,楊柳自在,風行草偃。台大心理系每週固定一場Seminar,舊館Seminar研究室小小的,劉英茂(以下簡稱L)是實驗心理學家,楊國樞(以下簡稱Y)是社會心理學家,兩者的研究方法不同,經常在Seminar言詞交鋒,但始終是一種透明澄清的學術論辯精神,涵蘊理性。

台大心理系1949年風雨飄搖創系維艱,台大圖書館長蘇薌雨穩住心理系,擔任系主任長達20年。L是台大心理系第1屆,取得美國伊利諾大學博士回台,蘇薌雨將系主任交給L。按傳統與學識,L至少可比照擔任幾屆的系主任,但L卻只擔任1屆(兩任),立即交棒,分散權力,建立系務會議制衡權力制度,當時心理系幾乎號稱是台大最民主的系,這是L在受訪影片中的自證貢獻。這種民主氛圍與L的風範有關。L指導筆者的過程中,有一次L帶研究生精讀一本最新的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roach的認知心理學專書,讀到最後一章,講到作者已出任美國一個重要行政職位。L突講了一句課外話說,這位作者的研究發表將衰減了....。這句話有點突然,筆者一直記得,印證我對L的學術概念之理解,L不是不重視權力資源,L曾感慨美國學者的學術資源比他豐富,但L對權力謹慎節制。當時台大心理系這種整體學術氛圍,與筆者後來在其他多所大學甚至學術殿堂中研院,看到的氛圍不太一樣。L示範的學術精神與結構氛圍,培育透明澄清的楊柳學風。

楊柳學風影響台灣

台大心理系透明澄清的楊柳學風進一步影響台灣社會。1989年6月22日Y發表「我們為什麼要組織澄社」,並擔任澄社第一任社長(1989-1991),在KMT與DPP競爭態勢之間關心國是,而且在組織章程清楚訂定分散疏遠權力條款「出任黨政職務者視為自動退社」。澄社第2任社長瞿海源(1991-1993)與第3任社長黃榮村(1993-1995)均出身於台大心理系,堅守澄社的透明澄清精神。

從政治戒嚴時期到解嚴,Y主編政論思想雜誌與結社,被KMT當權者並列台灣四大毒草。但其實很少上街頭「運動」,也許少數甚至唯一的一次是1990年非常關鍵的「反軍人干政」,他以澄社社長身分挺身擔任召集人。為什麼說關鍵?因為軍人出任行政院長(1990-1993),代表兩種可能,其一是軍人力量延伸到行政權,軍權擴張,很可能民主倒退非常危險。其二是下險棋,軍人出任行政院長,拔除軍權改以其他更效忠民主政權的將軍掌軍權。台灣面臨歷史轉捩點,澄社楊國樞站出來,反對軍人干政,將社會力量導向第二種可能。這是非常關鍵的時刻,筆者二話不說跟著Y在「新公園」過夜,似乎台大心理系的其他同學也不敢來。早晨睡眼惺忪輪到我坐在新公園博物館大門前舉牌抗議,照片竟登在當天自立晚報的頭版,嚇我一跳。還好在高雄的父親沒看到報紙頭版,不然228事件時幸好因新婚躲過一劫的父親,一定很擔心很反對筆者「參政治」。後來Y跟筆者說因擔任召集人被KMT「罰款」處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