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聯合:美國陸航在二戰中國戰場》已經上市,如果有買來閱讀的筆者,應該知道第23戰鬥機大隊參與的第一場空戰發生在1942年7月4日,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正式解散的那一天。由於美軍第23戰鬥機大隊是從「飛虎隊」改編而來,所以當日本陸軍飛行第62戰隊的九七式重爆擊機飛臨衡陽上空的時候,第23大隊P-40機翼上還保留著中國空軍的青天白日徽。
那麼最後一場空戰又是何時發生的呢?那是1945年4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已進入尾聲,納粹德國即將在一個月後投降,日軍則還在沖繩負隅頑抗。在陳納德(Claire L. Chennault)將軍的指揮下,美國陸軍第14航空軍取得了中國戰場的制空權,加入中美空軍混合團(Chinese American Composite Wing)的國軍飛行員也得以大放異彩,徹底打垮了駐華日本陸軍航空隊。
例如1944年12月18日對漢口的空襲中,聲稱在歷次空戰中擊落美軍及國軍戰機18架的日本王牌飛行員,飛行第85戰隊戰隊長若松幸禧少佐就遭到第23戰鬥機大隊第74中隊的10架P-51C野馬機圍攻而死。負責指揮駐華日本航空兵的第5航空軍轉而以保存實力為主,盡量減少與美軍或者國軍戰機交火的機會。
於是以野馬機為主的第14航空軍,開始對上海發起空中攻勢,目的是為登陸硫磺島還有沖繩島的美軍提供空中支援。年初第118戰術偵察機中隊攻擊上海時,龍華機場駐紮的日本海軍第951航空隊上海分遣隊已改編為中支那海軍航空隊,以零式戰鬥機為主力。但是在1945年4月2日的空戰中,第75中隊卻創下了擊落雷電式戰鬥機的紀錄。
這場空戰幕後有何有趣的故事,跟我們台灣這塊土地,或者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又有什麼關係?筆者在先前投稿風傳媒的文章《從〈一個美國飛行員〉到〈太陽帝國〉─中共地下黨員丁錫山》中,討論了國共游擊隊營救第23戰鬥機大隊落難飛行員背後的政治鬥爭,今天則要繼續講發生在上海龍華機場上空的空戰故事。
中支那海軍航空隊
龍華機場的中支那海軍航空隊,原本為1944年2月1日成立的第256海軍航空隊,簡稱為「雷部隊」。不要把日本海軍的第256航空隊跟中華民國海軍現在裝備潛艦的256戰隊混為一談,日本海軍成立第256航空隊的目的是為了確保華東海上運輸線的安全。因為從1942年起,陳納德就指揮第14航空軍的前身駐華航空特遣隊(China Air Task Force)襲擊中國沿海的日軍船隻。
日本海軍航空隊為了因應太平洋戰爭爆發,於1941年7月將所有零式戰鬥機撤離了中國戰場,結果第23戰鬥機大隊的P-40戰鬥機卻在1942年10月25日掩護第11轟炸機中隊的B-25空襲了日軍佔領下的香港。此舉讓日本海軍航空隊做決定將零式戰鬥機派回中國,在海南島與上海分別成立第254航空隊和第256航空隊,保障華東及華南海岸線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