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初期的第256航空隊,擁有零式戰鬥機24架、九七式艦上攻擊機八架以及零式水上偵察機。不過直到1945年以前,第23戰鬥機大隊不是因為P-40航程太短,就是接收了P-51後也要忙著應付日軍「一號作戰」,所以要等到戰爭最後一年才真正對上海發起空襲。至於在龍華機場的第256航空隊,則配合日本海軍本身的戰略需要進行了擴編,還支援了台灣近海航空作戰。
從成都起飛的B-29轟炸機開始轟炸台灣,也讓日本海軍方面發現光依靠零式戰鬥機不足以抵禦超級空中堡壘,決定將更先進的雷電式戰鬥機派往龍華機場。進入1945年以後,日本海軍又考量到美軍隨時可能在沖繩島或者九州登陸,決定將上海、沖繩還有九州的海軍防空作戰整合到一起,於是將第256航空隊編制改由總部在佐世保的第951海軍航空隊指揮。
被改編為第951海軍航空隊上海派遣隊的第256航空隊,本身已裝備了三架雷電戰鬥機,後來又三架雷電戰鬥機在飯野伴七中尉駕駛下於1945年2月中旬從日本飛抵龍華機場。此刻第951航空隊的上海派遣隊又被解散,改編為中支那海軍航空隊,以因應盟軍在上海登陸的可能性。而飯野伴七帶到上海的這三架雷電又都來自神奈川的高座海軍工廠,換言之他們都出自台灣人之手。
台灣少年工與雷電
雷電戰鬥機是由宮崎駿動畫《風起》的主角堀越二郎所打造,為零式戰鬥機的後繼機種,具有在五分鐘30秒之內爬升6,000公尺的能力,能飛至11,000公尺高空,非常適合用於攔截飛行高度達10,200公尺的B-29,這是當時其他日本戰機所不具備的能力。此外雷電裝有20mm機砲與7.7mm機槍各兩門,只要逮到B-29必能予以重傷害。
日本海軍從保衛本土領空的角度出發,總計招募了8,400名13歲到18歲的台灣少年工到鄰近厚木海軍基地的高座海軍工廠打造雷電戰鬥機。雷電被賦予的主要任務是保衛東京,尤其是皇宮的安全,由第302海軍航空隊裝備。可是後來隨著B-29現身上海,高座海軍工廠生產的雷電式戰鬥機也被派往龍華機場支援日本海軍支那方面艦隊。
不過裝備B-29的美軍第20轟炸機司令部,並不曾將上海當成空襲的主要目標,往往是當轟炸機因機械故障或者迷航等原因無法飛往日本本土時,才將次要目標轉移到上海。結果B-29僅在1944年11月11日空襲過一次上海,由第302航空隊派駐到第256航空隊的芝田千代之大尉等三名飛行員,駕駛雷電戰鬥機接連多次起飛攔截,但是都無功而返。
後來歷經第951海軍航空隊上海派遣隊以及中支那海軍艦隊階段,雷電式戰鬥機始終是日本海軍在龍華機場的主力,卻不輕易升空與美機作戰。主要原因是中支那海軍航空隊的雷電戰鬥機數量較少,根據日本以及中國大陸方面的史料考據不會超過六架。所以後來面對P-51的空襲時,中支那海軍艦隊還是以零式戰鬥機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