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登山專文:從梁思成、林徽音的文定禮看梁啟超的舐犢情深─「人間四月天」外一章

2024-01-06 05:50

? 人氣

梁思成與林徽因是民國年初佳偶之一。(取自維基百科)

梁思成與林徽因是民國年初佳偶之一。(取自維基百科)

梁啟超的名字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可說是如雷貫耳,詩人、外交家黃遵憲稱許他:「驚心動魄,一字千金,人人筆下所無,卻為人人意中所有,雖鐵石人亦應感動。從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無過於此者矣。」除此而外,梁啟超還有一項是其他人無法做到的,他有九個子女,而九人皆成材,其中還「一門三院士」。他們分別是:梁思順(女)——詩詞研究家、外交官夫人;梁思成——著名建築學家、院士;梁思永——著名考古學家、院士;梁思忠——西點軍校畢業,炮兵校官;梁思莊(女)——著名圖書館學家;梁思達——著名經濟學家;梁思懿(女)——曾任中國紅十字會對外聯絡部主任;梁思寧(女)——早年就讀南開大學,後參加革命;梁思禮——著名火箭控制系統專家、院士。2005年我拍梁啟超的紀錄片,還在北京訪問過么兒梁思禮,長得酷似乃父。在女兒的教育上,梁啟超既是慈父、導師,又是親密的朋友。愛而不溺,嚴而不苛,充分尊重孩子的個性興趣,如此才能讓女兒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上充分發展而成為專家。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梁啟超對於女兒的戀愛婚姻,至為關心,他深知「包辦婚姻」之害,於是當子女談婚論嫁時,堅決不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那一套。他探索出了「父母選擇,子女做主」的方式,他在給大女兒思順的信中說:「我對於你們的婚姻,得意得了不得,我覺得我的方法好極了,由我觀察看定一個人,給你們介紹,最後的決定在你們自己,我想這真是理想的婚姻制度。」同樣地有「梁上君子,林下美人」之譽的梁思成與林徽音的婚戀,也是梁啟超「精心策劃」的。

梁啟超(作者提供)
梁啟超深知包辦婚禮之害,因此在面對自己兒女婚嫁時採取「父母選擇,子女做主」的態度。(作者提供)

梁啟超和林徽音的父親林長民(宗孟)其實早就熟識了,1913年5月林長民任進歩黨的政務部部長,他與梁啟超、湯化龍等均為進歩黨的領導人物。1917年7月林長民出任段祺瑞內閣的司法總長,梁啟超則為段內閣的財政總長,只是他們都同時只幹了三個月就都辭職了。林長民還刻了一顆「三月司寇」之印,為人書件,每喜用之。他們兩人有著深厚的革命友情,有著同樣的抱負理想。而恰好梁啟超有一子,林長民有一女,遂有結為兒女親家之約。1919年,在兩位老爹的撮合下,梁思成與林徽音在北京見了面,此時梁思成才18歲,而林徽音更小才15歲。林長民深愛他的掌上明珠,他們父女之間的關係,正如徐志摩在〈傷雙栝老人〉中所說:「這父女不是尋常的父女」。他們是父女,更是知己。林長民就曾不無驕傲地說:「做一個有天才的女兒的父親,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倫的輩分,先求做到友誼的瞭解。」

1920年林長民以「國際聯盟中國協會」成員的身份被派赴歐洲訪問考察。他帶著16歲的女兒徽音同行,並對她說:「我此次遠遊攜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觀覽諸國事物增長見識;第二要汝近在我身邊能領悟我的胸次懷抱;第三要汝暫時離去家庭煩瑣生活,俾得擴大眼光養成將來改良社會的見解與能力……」他們遊歷了法國、義大利、瑞士、德國、比利時的一些城市。這是父親教女兒放眼看世界的方式。在英國期間,當林長民發覺徐志摩正熱烈地追求徽音,身為父親的他斷然地帶著女兒,不告而別地提前返國,因為他和梁啟超先前有成言在先,徽音未來是梁家的媳婦。而不久徐志摩才發覺林徽音以返國也趕緊追回北京,繼續對林徽音用情。於是後來梁啟超忍不住出手了,他在1923年1月2日,給徐志摩寫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他放棄對林徽音的追求。梁啟超的「善意」勸誡,徐志摩不但不予理會,更是據情力爭,他回覆老師梁啟超的信有「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訪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之語,於是僅過五日,梁啟超終於拿出最後的殺手鐧,他在給思順的信中說:「思成與徽音已互定終身。」其動作簡直迅雷不及掩耳。但除了外患,梁啟超還要面對內憂,因為妻子李蕙仙對於林徽音的觀感不佳,認為她很不「大家閨秀」。認為梁思成娶她是不會幸福的。即使到了1924年7月,兩人都已雙雙赴美留學了,梁思成還是經常收到姐姐思順的來信,反覆傳達的是母親對林徽音反感,堅決反對他們結婚。李蕙仙的一票否決,令所有人苦惱萬分,直到同年9月李蕙仙因病去世,危機才告解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