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弘信說,官方基本上可以完全控制中國媒體立場,所以看起來,這次中國媒體的言論也已定調,就是希望「不要出現太極端的論點」。
另一位不願具名的中國學者告訴DW,這次中國學者和媒體對台灣選舉看法比較謹慎,除了兩岸關係和選情的因素外,也與官方在內部三令五申,要求學者不要擅自評論大選,以免造成不好的效應有關。他說,「我們都有(接到)明確指示,不許評論(台灣大選)」、「當然,官方也避免(個別學者觀點)被炒作」。
不過,這位學者也認為,從心態上來說,他也同意任意的看法,認為中國的輿論已經沒有以前那麼關心台灣大選了,「真的沒人關注」。據他所知,「除了專門研究兩岸關係的學者,中國學術圈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人公開表示關注了」。
陸生:網民更關心自己生活
而除了學者圈外,本次選舉前相當詭譎的氣氛,也蔓延到了在台灣和海外的陸生當中。曾經歷過2016、2020年兩次大選的台灣輔仁大學博士班陸生胡同學向DW表示,「在台陸生關心這次大選的人確實是變少了,我們學校一些群裡提都沒人提」。
胡同學所說的現象,有部分是受到兩岸政治氣氛緊縮影響,加上赴台陸生逐年減少。中國官方在2020年時以新冠肺炎疫情為由,暫停陸生到台灣研讀學位,但外界普遍認為疫情只是理由,真正的原因仍是因為兩岸關係不佳。
中國部分省份也在選前傳出有幾所學校暫停或取消交換生來台的計劃。台灣海基會副秘書長蔡孟君11日證實,包含吉林、重慶、陝西、廣西等省市都有學校作出相關宣布,不過台灣的學校還沒接獲中方的相關通知。至於「暫停陸生」的後續政策是否還有變數,仍須持續觀察。
此外,胡同學也表示,他同樣感受到中國政治專欄作家任意在文章中所提,身邊極少中國民眾關注台灣大選,只有在「藍白合」的撮合階段有較大的關注度。
胡同學告訴DW:「主要還是這八年下來,兩岸確實疏遠了。」他認為,與其說中國人民是否向往民主、或是否關心台灣,「更不如說中國人現在更關心自己當下的生活,尤其這幾年大環境又很不好」。
曾在台灣留學8年,2023年夏季才赴美國攻讀博士學位的陸生林同學,也曾親身經歷了2016年和2020年的台灣大選。至於台灣陸生圈對本次台灣選舉是否較為冷淡,林同學表示不確定,「我不會主動和別人聊這個議題」。但他觀察,相較於國民黨和民進黨,身邊有許多在台陸生似乎更青睞柯文哲,「他們覺得柯文哲是一個敢言、有趣的政治人物」。同時,柯文哲對中國模糊的立場,「也似乎更為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