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孫中山領導的廣州大元帥府為了擊破軍閥,推翻北洋政府,不惜敞開大門歡迎共產黨滲透國民黨。等孫中山去世,大元帥府改組為國民政府後,共產黨員更是得到汪精衛的大力提拔。擔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部長的汪精衛更是在出任廣州國民政府主席後,委任毛澤東接替其中國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部長的位置,即今日的文傳會主委。
汪精衛與毛澤東都先後在這個位置上幹了兩次,目的就是為國民革命運動以及黨的「聯俄容共」政策進行宣傳。毛澤東也是以自己負責國民黨宣傳工作的經驗,後來到鄉下地方開展中央農民講習所,推動以農民為主力的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創造出了與以都市勞工階級為主力的蘇聯共產主義運動完全不一樣的革命典範。
是汪精衛給了毛澤東成為中國宣傳以及農民運動領袖的機會,因此稱汪精衛為毛澤東的師傅一點也不過分。兩人都反對資本主義,痛恨西方列強對中國的宰割,並且都一度將翻轉世界秩序的希望寄託在蘇聯乃至於日本等歐亞帝國之上。雖然因為後來國共雙方的分合,導致這對師徒走上了看起來完全不一樣的道路罷了。
蔣中正的奪權之路
當毛澤東在汪精衛扶持下,掌握宣傳機器並推動農民運動的同時,蔣中正不斷擴展他在軍中的影響力。蔣中正對共產主義的一切幻想,都在他1923年對蘇聯的訪問之後煙消雲散。托洛斯基拒絕了蔣中正以外蒙古為據點,向北洋政府首都北京發動攻擊的提案,後來派到中國的軍事顧問季山嘉(Nikolay Kuibyshev)對蔣中正也是從來就不給好臉色。
所以剷除共產黨員,驅逐蘇聯顧問從一開始就是蔣中正心中的盤算,但是在「聯俄容共」的時代,他這樣的盤算是不可以顯露出來給汪精衛等黨國大老知道的。確保自己在軍中的地位獨一無二,對此刻的蔣中正而言較左右意識形態之爭更為重要。既然左派勢力較大,而蔣中正奪取軍權的障礙許崇智又是右派的代表人物,那麼不如先與左派聯合移除掉他在軍隊裡的絆腳石。
因此蔣中正先是偽裝成「紅色將軍」的模樣,配合左派進攻右派,並以廖仲愷遭謀殺為契機,與汪精衛聯手拔掉了胡漢民的黨權和許崇智的軍權。自此之後,廣州國民政府形成汪精衛控制黨,蔣中正控制軍的局面。掌握了軍權的蔣中正,很快就將汪精衛、周恩來以及季山嘉列為他下一個針對的目標,於是就有了1926年3月20日的「中山艦事件」。
具備中共黨員身份的中山號砲艦艦長李芝龍,被蔣中正懷疑試圖與季山嘉勾結將他劫持到蘇聯,於是便動武佔領了中山艦,並且將汪精衛、季山嘉、周恩來以及陸軍官校教育長鄧演達等一票人繳械軟禁起來。最終在蘇聯方面的協調下,「中山艦事件」和平落幕。然而汪精衛、周恩來、鄧演達等國民黨左派以及共產黨人和蔣中正的關係卻也已經鬧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