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寓言」為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所著的理想國(The Republic)一書中的篇章。在該寓言中,柏拉圖藉其導師蘇格拉底之口,將人的感官世界塑造成一個地下洞穴的意象。在這地穴中,人們的脖子與大腿被捆綁於椅上,在其前方的是一堵矮牆,而其背後則佇立了一盞火光。由於人們被綑綁無法轉身顧望,因此僅能透過其背後的人所發出的聲音,以及他們藉由火光塑造於矮牆上的陰影,對這世界產生認知,猶如在看一場皮影戲一般。
藉此比喻,柏拉圖想告訴世人的是,人們在這世上看到的多是表面,是操弄火光者所創造的虛假幻影,惟有走出洞穴看到真實的陽光與大地,那才是「真理」。這被塑造的場景就如同現在台灣的政治環境一般,民眾僅能被動地接受錯誤訊息,就像地穴中被綑綁的人們;而執政者,就像那些在人們背後創造虛假幻影者,藉由堂而皇之的語言給予人們對政治的錯誤想像。近期,促轉會被爆出其業務工作涉入選舉操作的事件,或許可作為這寓言的明顯例證。
「轉型正義」的基本內涵是,對過去極權或威權政府所作的違法行為進行調查與究責,並且透過恢復受迫害者的名譽,彌補或撫平受害者家屬的創傷,目的在於保障基本人權以及預防此類行為再次發生。因此,過去經歷日本殖民、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時期,遭受日本與國民政府威權統治的臺灣,在應然層面上,「轉型正義」的推行與實現絕對有其必要性;設立促轉會調查過去威權政府的不法行為,自然也有其正當性。
然而,現實卻未若理想中那般單純,現今台灣推動「轉型正義」的意義與目的已然質變,在現今執政黨的眼中,以「政治提款機」形容「轉型正義」或許更為恰當。從此次促轉會所引發的事件觀察,便可以發現選舉考量才是現今執政黨所重視的。侯友宜是否為威權體制的加害者的固然可以討論,但是目的若只是為了幫蘇貞昌助選,便動用國家機器為此清算政敵,這與過去的威權政體有何不同?又讓過去幾年來多少熱血的年輕人該情何以堪?不禁令人懷疑的是,民進黨這十幾年來口裡說著的「轉型正義」,是否就只是「洞穴寓言」中被塑造於矮牆上的陰影?
所以,儘管現在「轉型正義」一詞在台灣已經成為琅琅上口的口號,似乎不認得或是對這字彙嗤之以鼻的人,便與「威權遺毒」劃上等號;但是實際在執政者眼中,它其實就像勞工的權益那般廉價,唯有在執政失利以及為選舉受挫時,才會再一次地被請上神壇。因此,過去威權時代的真相固然重要,但是當「轉型正義」只淪為口號,並且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時,我們還要繼續安逸於洞穴中任人愚弄嗎?
*作者為台大國發所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