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結束,許多政治評論節目與時事評論員都針對民眾黨的崛起有很多討論,尤其是白營能獲得大量年輕人支持,更是藍綠兩大陣營檢討的重點。
但兩大黨似乎都著重在如何運用各種社群媒體跟年輕人溝通,這根本是劃錯重點。
這次柯文哲獲得的選票,其實不完全是年齡的問題,而是社會上有一群人討厭藍綠對抗、不喜意識型態對立,他們對國家定位不重視、認為維持現狀即可,著重經濟發展、財富分配、低薪高房價等內政問題。只是,這些人恰巧都是四十歲以下的年輕人居多,所以才會造成柯文哲在年輕人支持度這麼高的現象。
面對這群人,如果藍綠給外界的印象仍然只是停留在政治上的「抗中保台」和「九二共識」為主,在經濟發展、財富分配、政府效能、杜絕貪凟等問題無法解決,即使用再多的社群媒體去溝通,也沒有用。
當然,我們知道,柯文哲只是看到社會上有一群人討厭藍綠、不喜意識型態對抗、不滿意目前的低薪高消費,他不僅沒有提出任何解決辦法,甚至他在台北市長任內也沒有任何相關作為。但就在野黨而言,只是指出執政者的缺失,就足以吸引支持者。所以,藍綠兩黨如果要贏得這群年輕人的支持,就必須進行政黨和解、終止意識型態對抗,在福國利民方面進行政黨競爭:執政的民進黨政府要發揮效能、發展經濟解決問題;在野的國民黨則需好好監督、扮演好忠誠反對黨的角色。國民黨還記得選戰中,當侯友宜提出廢除巴氏量表時,廣受社會好評嗎?而當侯主張「九二共識」時,又如何呢?馬英九說要「相信習近平」時呢?
政黨競爭的「標的」,這樣已經夠清楚了。如果藍綠兩黨有人還沒覺悟,將來被白黨取代的,就是那個沒有覺悟的政黨。
不過,政黨和解、終結意識型態對抗,並不意味著政黨要放棄自己對於國家未來的想望。民進黨仍然可以主張台灣未來要成為一個正常國家(雖然他們已經不太講台獨了);國民黨也可以主張未來要跟中國統一(如果他們真的希望統一的話)。但,那都是未來的想望,就現階段而言,雙方就不要再互扣帽子說「台獨會引來戰爭」、「一中是媚共賣台」。而是回到現實(或共識):「台灣人希望保有現在的自由民主的制度,反對一國兩制,希望和平、不要戰爭,台灣前途由兩千三百萬人決定。」
但中國一直宣稱台灣是他的領土、想要統一台灣。他很強、又用武力威脅,經濟上又是台灣不可或缺的一個國家(經濟體)。那我們怎麼辦?
兩大黨要去想的是,在這樣的現實狀況下,怎麼去保護台灣的民主現狀,又能發展經濟。
事實上,賴清德已經看出這個關鍵。所以,他在勝選當天的記者會即強調,未來將跟在野黨、為國家團結合作,走「溝通、協商、參與、合作」的方式,將用人唯才、不分黨派。日前賴在高屏謝票時也提出,「要讓台灣更安全、經濟更發展,他承諾未來四年,會特別加強經濟這一塊。」如果賴清德真的做到這一點,白營將因失去著力之處萎縮。而國民黨如果還是堅持「九二共識」、又無法扮演忠誠反對黨的角色,想要重返執政,難矣!
*作者為精神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