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柯P還在為他的「柯老三」結果找理由時,讓我們想到從大選一開始到開票,這一路來民調可以說是幾乎是天天做,天天有變化,有機構效應也有操作效應,這原本就是一個浮動的現象,是連續的社會科學調查,變化隨著選舉中的大大小事件出現浮動更是常態,既然過程是如此,那麼從頭到尾民調都是一個參考指標,開票結果就是檢驗這個過程中的民調的「接近性」與「準確性」,研究社會科學就是在研究人心與民意的變化與趨向。開票結果就是一翻兩瞪眼。
可惜柯P與黃珊珊一直到現在為止還停在打選戰的心態中,認為還可以再繼續造勢炒聲量創造奇蹟,還口口聲聲地把「科學、務實」放在口中(柯P自以為是在講科學,卻忽略了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仍然有其不同之處),一再強調自己所做出來的民調就是最正確的,這種不願意確認開票結果就是「反科學」的態度,柯P和他的團隊在大選過程中一再地放出風聲就是在創造「化不可能為可能」的聲勢,希望從這樣的波浪式的聲勢中,讓自己超越侯友宜進而能打下賴清德,這就是白營的大選戰略攻勢。也就是柯P早就知道自己就是「老三」要從這樣的劣勢去打江山,就得「貶侯打賴」同步進行。
柯P和他的團隊的確是打選戰的高手,就在大選之夜路權之爭上,搶到了凱道路權,讓藍綠嘲諷:白營填得滿嗎?結果當天晚上讓藍綠都傻眼的就是擁護白營的柯粉竟喊出「35萬」之眾,藍綠在選前十天的民調封關前大多數都是賴領先侯次柯第三,但是三方的差距都不大,讓這場大選氣氛更形緊張。沒想到這十天,柯P做了最後衝刺,在113開票出現了3,690,466票等於是凱道35萬人數的十倍多,可以說讓全國民眾看到了一個人秀—柯P的選戰,然而結果卻是賴清德坐收漁利。以40%得票率成了少數總統,當然這都是拜柯P所賜。柯P沒有去思考這樣的結果就是選前六成多「下架民進黨」的民意呼聲變成的夢幻泡影。
柯P除了還停留在打選戰的狀態,更麻煩的是民眾的八席不分區立委,在三黨不過半的新國會情勢下,變成了「關鍵少數」,好像最搶手。可是柯P與民眾黨顯然忘了他們在選前向選民提出KP(Keep Promises),一方面推國會改革來要求藍綠兩黨回應,一方面卻在「待價而沽」看藍綠能開出怎樣的條件來決定這八票的走向。
柯P向年輕世代保證這是三十多年棄絕藍綠最佳時機,的確吸引年輕世代與大批「小草」的心思。可是口號動人,選後柯P繼續在「玩弄」藍綠與民眾,忘了國會改革主要針對的就是民進黨這8年下來在立法上的鴨霸與違背民意造成亂象。(高雄市議會民進黨籍議長霸道地主持議會,不讓在野表達意見的面目,民眾黨可曾看清楚?如今行政權都被少數總統賴清德「整碗捧去」,一旦在立院院綠白合,不正是讓立法權再度回到綠色手上,那麼口口聲聲談「國會改革」又有何意義?沒有團結的在野勢力,民進黨就是可以繼續為所欲為,聰明的柯P怎麼會不知道箇中的輕重緩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