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政策》:台灣是中國認知戰術試驗場,美國等全球民主選舉是下一目標

2024-01-25 16:10

? 人氣

「我真的指望透過台灣能告訴我們中國的走向和他們在做什麼,」國際共和研究會(IRI)東亞暨太平洋區主任金恩(Adam King)表示,「如果回顧一下2020年的疫情,台灣在全球醒覺之前就發出警報,我想在(抵抗)不實訊息方面也是如此。」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若北京的目標是讓其偏好的候選人當選,那麼它在台灣並未達成目的,因為賴清德以40%得票率贏得了選舉。但賴清德是台灣自2000年以來首位朝小野大的總統。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研究員藤田水美(Mizumi Dutcher)表示:「這可能導致未來出現更多有爭議的辯論,類似於美國聯邦眾議院的情況,資訊戰風險在這樣分歧對立的環境中就會增加。」

20240113-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開票現場座椅插滿國旗。(顏麟宇攝)
20240113-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開票現場座椅插滿國旗。(顏麟宇攝)

根據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數位鑑識實驗室中國問題研究員蒂博(Kenton Thibaut)的說法,中國改變了造假訊息戰術,變得更依賴當地代理人的配合,這種高度複雜的資訊操弄手法「令人擔憂」。試圖影響選舉結果是一回事,但最新的認知戰似乎旨在更廣泛地播下紛擾和分裂的種子

「就影響如選舉等具體目標而言,是的,它失敗了,」蒂博表示。「但他們(伸出干預黑手)目的是取得更長遠的勝利,即侵蝕台灣的民主體制,削弱台灣在國際舞台上主張主權的能力。」

台灣具備韌性,但其他國家難防認知戰

《外交政策》指出,事實證明,台灣之所以顯得強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已經面臨中國持續多年的資訊戰,使得島內公民比大多數地區對不實訊息更加敏感。「台灣人長期受到中國的威脅,」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分析師蕭嫣然(Amanda Hsiao)解釋,「這些威脅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幾乎成為社會的背景噪音。」

較少關注中國威脅且缺乏防禦手段的小國可能尤其容易被影響。在台灣選舉落幕後兩天,太平洋島國諾魯宣布外交轉向,並於24日正式與中國恢復邦交。在剩餘的12個邦交國中,還有兩個島國──吐瓦魯和帛琉──將於今年舉行選舉。蒂博表示:「(中國)現在將重點放在奪取(台灣)剩餘的邦交國上。」

此外,11月登場的美國選舉對中國是最具吸引力的目標,干預美國選舉帶來機遇和挑戰。一方面,美國極度分化的環境和各種政治問題可能成為不實訊息的溫床;另一方面,在富裕、貧困、城市、郊區和農村等不同受眾之間塑造令人信服的敘事也有挑戰性,因為不同受眾的教育程度差別很大。

中國已經在台灣使用過的一種工具也許能彌補這一差距。美國民主科技中心(Center for Democracy and Technology)分析師哈珀(Tim Harper)表示,中國正在更頻繁地使用生成式AI工具,而AI更能細緻理解不同語言的溝通語境。他解釋,當這種技術被國家層級應用時,使用者採用了極其複雜的技術和高預算,使得AI工具變得更加精密,可以更針對性地鎖定及影響特定群體。

正如尼文所分析,中國正在借鑒俄羅斯干預美國選舉的策略。他指出,一個帳號可能會用英文針對民主黨,然後突然轉而使用中文攻擊台灣,這種轉換策略與俄羅斯的手法相似。

蒂博表示,美國大選可能將必須應對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雙重威脅,這兩國已經在某些外宣活動上進行合作,例如在非洲的一些國家,他們共享基礎設施,共同製作類似的媒體,在敘事層面肯定存在合作。

拜登與川普。(美聯社)
拜登與川普。(美聯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