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果然「關鍵」,立法院正副院長選舉結束,當選的開心,落選的祝賀,沒想到,不沾藍綠的民眾黨事最多,投出一張院長廢票不說,還冒出「電話門」,逼得民眾黨二十四小時危機處理,最終,還是「解密」,公布了黨主席柯文哲和「穿梭人」陳永興的簡訊:維持原定計畫(綠白不交易)、不投新潮流(不會支持蔡其昌);民進黨嘴硬二十四小時,還是不得不承認,確實有兩撥「話事人」,與民眾黨「善意溝通」。
綠柯關係不復過往,別妄想民眾黨是時代力量
持平而論,民進黨會在立法院正副院長選舉前,找上民眾黨探詢綠白合的可能,實屬政治運作之常態,不為此舉,反而顯得少數當選的賴清德企圖心不夠,立委未能勝選的民進黨束手無策。不過,話事未成,喬事曝光,對藍綠白三黨都有啓發和教訓。
第一,柯文哲已經不是當年為扳倒國民黨首都江山而力挺的「政治素人」,柯、綠關係經過八年風雨,該挺的挺過,該駡的駡過,該翻臉的一樁都沒漏下,雙方關係不復從前,遑論互信,民進黨再也不能用「理當是盟友」的姿態應對柯文哲,特別在立法院,絕無可能居高臨下,用對待時代力量的態度對待民眾黨立委。
第二,柯文哲和民眾黨對「政黨主體性」的堅持(彆扭),不亞於賴清德執拗的政治性格,任何可能危及其主體性或「關鍵少數地位」的「善意溝通」,乃至協商,得慎而重之。不論是以大欺小、以大吃小、以大凌小的念頭,想都不要想,民進黨做為席次僅少國民黨一席的第二大黨,認為國會龍頭「綠白配」理所應當,偏偏民眾黨不做此想,就像國民黨自認最大在野黨,到現在都還認為前總統馬英九出面促成的藍白六點共識時,柯文哲「其實已願意充任副手」,藍綠對白一廂情願的想像,都吃足苦頭,柯文哲和民眾黨需要且相信的,就是八席立委足可為「新政治之長城」,但凡冒犯其自我定位和想像,都會引來藍綠不曾預料的火力反擊,黃珊珊選前要告國民黨,選後要告民進黨,即可見一斑。
垃圾堆裡沒有鮮花,柯手機却是不定時炸彈
第三,民進黨初登場還熱得發燙的發言人吳崢,是事件中最倒楣的一咖。因為民進黨透過特定記者放話柯文哲曾主動要求立法院「珊昌配」(黃珊珊院長,蔡其昌副),民進黨臉書反駁指主動被動剛好相反,吳崢繼而臉書發文點出柯文哲致電 穿梭人陳永興,結果事件掐頭去尾的却是吳崢。吳崢不是事件當事人,說白一點,他和特定記者差不多,都是被動聽取「黨政高層」之言,再義正詞嚴的反駁民眾黨,差點因此被告,尷尬的是,他是政黨發言人不是記者,代表的是民進黨,所謂高層只給他「片面真相」,他却成了背鍋代表號。發言人面對疑問,可以不答甚至誠實以告並不知情,就是不能說謊,民進黨既要栽培這個年輕人,就別讓他成為違心背事實的發言人,報廢林飛帆的前車之鑑不遠,別再拿吳崢當政黨謊言的犧牲品。
對民眾黨而言,這起事件也有值得警惕之處。其一,民眾黨自居透明公開,但身為關鍵少數,難免藍綠拉攏,愈是故作懸疑就愈讓藍綠有鑽空子的機會,事實證明,民眾黨的「密室」亦不可免,在他們眼中藍綠都是「垃圾」,但既身處「政治垃圾堆」,豈能自傲自負的自比垃圾堆裡唯一的鮮花,看扁政治競爭者。其二,不論是總統或立法院長,藍綠與柯「溝通」竟都認為民眾黨願居副,可能性有二:一、藍綠都是笨蛋;二、柯文哲表達不夠明確,以致誤會;或者兩者皆是,不論藍綠是笨蛋或一廂情願,柯文哲面對重大事件的態度,只能更明確,否則,不斷接到各方來電的柯文哲手機,就會成為民眾黨的不定時炸彈,隨時引爆政治危機。
柯文哲慣性鄙夷他人,但終究他也不能免俗,做出和尋常政治人物不得不做的事,比方,公布他人簡訊。藍白君悅鬧劇,侯友宜在他同意下公布兩人簡訊,被他叨念到選後,這次他與陳永興的通聯與簡訊,也透過「辦公室聲明公布」,以證「政治清白」,柯文哲沒說明是否取得陳永興同意,不論如何他也做了一次「名嘴做的事」,下回柯文哲再要嘲諷他人時,或許得停三秒想想自己是否也會犯相同的錯誤,否則他就會是自己譏嘲的最佳反證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