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農曆新年」一詞逐漸使用民族主義本位的英文翻譯,中國也開始主張這次迎接的「龍」年英文要採取音譯「loong」,從《新華社》到地方的《北京日報》、《上海日報》都在宣傳此看法。不過早在2005年,時任中國華東師範大學副教授黃佶就提倡採用「loong」翻譯,連「中國龍」譯法都不要。
《新華社》7日發布長達6分鐘的影音報導,指出愈來愈多「龍」採用「loong」音譯的現象,而英國傳教士馬舒曼(Joshua Marshman)1814年出版的《中國言法》(Elements of Chinese Grammar)書中,就以「loong」註記「龍」讀音,但仍以英文「dragon」來解釋。
「dragon一詞的確包含2個不同概念」,英國漢學家吳芳思(Frances Wood)告訴《新華社》,「在中國,龍的形象非常正面...... 是尊貴的...... 在西方,我們的龍形象幾乎都是負面的」。彭萍稱,威尼斯探險家馬可波羅(Marco Polo)可能認為中國建築上的龍和dragon有相似之處,在其遊記中使用dragon一詞。
彭萍表示,英國傳教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編輯《華英字典》,就把龍譯為dragon,而此字典為史上首部中文、英文字典。她強調,語言對思維影響很大,西方人可能會想「中國竟然說自己是dragon的傳人。在他們的印象裡,dragon就是邪惡的象徵」。
「這裡面有一種文化上的扭曲,一種文化上的誤讀」,彭萍直言,少數人可能有一定企圖,藉此破壞中國形象。對於「龍」的翻譯,吳芳思認為,或許可稱「中國龍」(Chinese dragon),而英國《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也收錄「中國龍」一詞。
「中國龍」不足以表達形象
彭萍說,《牛津英語詞典》收錄「中國龍」一詞是好現象,「說明中國文化在西方傳播更加廣泛」,只是該詞彙的中心詞仍是dragon,一般人對中國文化的了解不像學者或有意識了解中國文化的西方人,所以這個詞仍不足以表達中國龍的形象。她表示,與其在枯樹上插新枝,不如種新樹,即譯為「loong」更佳。
中國《上海日報》8日提到,《牛津英語詞典》原本把「Chinese dragon」列為「dragon」的子條目,後來才改為獨立條目。黃佶直言,這樣的設定來得太晚,且「Chinese dragon」應由「loong」取代,並稱中國和西方的龍截然不同,而西方龍的邪惡形象可能對中國龍與中國有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