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言之,「內造化」於國民黨不是新鮮事,問題不在黨團,而在黨中央;舉例而言,黨中央有智庫,智庫却不能為黨團政策提供後援,這樣的智庫再龐大也無用武之地,學者建議智庫要定期與社會各階層對話,意見很好,但若對話之後不能透過國會落實,這樣的對話豈不成了廢話?
再舉例而言,學者建議青年接棒,要求各級黨部至少要有一名四十五歲以下的副主管,且三親等內無擔任縣市議員、立委、縣市長的不低於一半,而不分區立委四十五歲以下的比例不得低於三成,女性比例不得低於五成,這是擴大青年從政的機會,避免「家族政治」惡化,立意極佳,但國民黨的「戰將」不乏沒有家族背景者,如徐巧芯、羅智強、游淑慧、王鴻薇…,但有家族背景者,有戰力者亦所在多有,諸如洪孟楷。這是台灣政治長期走向難以避免的趨勢,即使民進黨也有類似問題,但重點不在年紀或家族背景,而在「戰力」,家族背景某種程度也是「戰力」的指標之一,若無戰力只有年輕,或只有背景而無戰力,硬拔也拔不上來。
對國民黨而言,不論是否落實內造,未來的國民黨形象只能靠立委和縣市長,而非「黨部」─不論是黨中央或地方黨部,差別只在國民黨還要不要維持一個言不及義的中常會?以及每年集會一次、除了印名片不知所為何事的中央委員?而改變權力結構產生程序的國民黨,是否也得比照民進黨,鼓勵黨公職蓄養人頭黨員?還是維持黨員選舉黨代表、中央委員,但中常委選舉辦法另定?
國民黨的確應該有強烈的危機感,兩次基層選舉大勝而總統選舉大敗,做為民主政治最重要的制衡力量,國民黨的失敗,意味台灣民主可能長期失衡,讓所謂的「在野監督」徒勞無功,在完成權力核心改組之前,國民黨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別只想著黨主席英明、黨中央睿智,不拖黨團的後腿,就是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