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斷親」新常態:不想被催婚催生,中國年輕世代拒跟親戚互動

2024-02-16 20:00

? 人氣

2024年2月8日,年節期間裝飾著許多紅燈籠與龍型裝飾的北京街頭。(美聯社)

2024年2月8日,年節期間裝飾著許多紅燈籠與龍型裝飾的北京街頭。(美聯社)

新春佳節對中國人來說原本是闔家團圓的時刻,但在今年過年期間,「斷親」一詞卻成了很多中國網民熱議的話題。那麼,到底什麼是「斷親」?這一現象顯示了怎樣的社會變遷?而這種變化究竟是好還是壞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找點空閒,找點時間, 領着孩子, 常回家看看; 帶上笑容, 帶上祝願, 陪同愛人, 常回家看看。」 (歌曲《常回家看看》)

「斷親」話題新年登熱搜 閱讀量破億

又是一個新春佳節,闔家團聚的時刻。與此同時,關於「農村悄然出現以家庭爲單位的斷親」話題在大年初四(13日)卻登上微博熱搜,引發衆多網友反饋留言,話題閱讀量破億。

據中國媒體「澎湃新聞」報導,有學者將青年「斷親」總結爲懶於、疏於、不屑於同兩代以內的親戚互動和交往的一種現象。簡單講,就是他們基本不走親戚,而不是一種正式聲明的斷絕親戚關係。報導說,爲了躲避親友們的催婚催育,不少年輕人選擇獨身到其他地方旅遊,或者乾脆在工作地的出租屋過年。有網友認爲,這是社會原子化進程中必然會出現的結果,而攀比的風氣盛行也增加了年輕人的社交壓力。

那麼,這種「斷親」現象目前到底有多普遍?除了農村,是否也存在於生活在城鎮和都市中的人當中呢?今年春節期間,本臺記者就此採訪了一些來自中國的年輕人。

從城市到鄉村  「斷親」成了中國年輕人的新常態

去年「潤」到美國的00後令狐昌冰,來自貴州遵義附近的一個小縣城。和很多同齡人一樣,他是獨生子女,也是遠離家鄉漂泊在外的打工仔。往年春節回家,他都是被動地跟着父親走親訪友。

「跟我親戚的緊密程度完全取決於我爸,他跟他們有直接關係嘛。我爸願意走親訪友,那就跟着他去,他要不去那就不去唄,反正我個人是沒有主動跟他們聯繫的。」 令狐昌冰認爲,獨生子女家庭可能都有這種現象,既沒有兄弟姐妹需要走動,父母輩的親戚也都相對疏遠。他說,自己有空就是看電視、玩電腦、玩手機,也就沒有精力再去維持這種本來就不是很熟的親戚關係了。

對於「斷親」,來自河北高陽縣、目前身在美國的70后王先生以書面方式告訴本臺,他平時住在縣城,距離老家所在的鄉村只有半小時車程。但他和親戚們很多也都是平時不來往,過年時拜個年就走了,因爲交往起來也沒有多大意義。他舉例說,過年回家最煩的一件事就是和家裡親戚聊天。有親戚甚至認爲他孤僻,不善交往,但他們卻沒想到這是社會和工作的背景不同導致的。

「我們高陽縣這邊的產業就是紡織業。我是大專畢業生,學的是日語專業,畢業後從事國際貿易和英語、日語翻譯之類的工作,節假日都休息。」王先生說,「我的親戚中,很多都是高中、初中沒畢業的,甚至小學都沒上完。他們如果不外出打工的話,就只能從事織布、織毛巾、印染工作,又髒又累又沒前途,也沒有休息日。所以我們聊天兒就聊不下去,根本就不在一個頻道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