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省籍族群的軍公教背景
倘若隨意詢問幾位四、五年級生,以了解他們對於曾經就讀的小學、國中的回憶,總會在各自的腦海中蹦出不一而足的相似經驗,尤其集中於對外省籍族群的早期印象與第一類接觸。校園中總有一個嗓門特大、操著一口外省鄉音的工友伯伯,他的工作就是負責校園景觀的維護;校長、老師辦公室的整潔、安全巡邏、門房守衛,以及一大堆隨時交辦的雜事。學生剛開始都因怕他而盡量避而遠之,直到混熟了,他也會讓你看到和藹可親的一面,可算是外省第一代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另外,學校裡的老師也大多是外省人,來自大陸各個省分,性格差異大、南腔北調。除非是國文老師,否則學生要在短時間聽懂老師說的話,就得各憑本事。當然,在老師背後模仿、揶揄他們教課時的口白,也是學生的課餘樂趣(什麼!校醫也是外省老伯)。
隨國民黨政府來台的「老兵」已是各路外省人集合的代名詞,印象中即使是穿著筆挺軍裝的年輕軍校生,也都是追隨乃父之風的軍人子弟。警察伯伯也以外省人居多,垃圾車清潔隊員、水肥車的工作人員、公車司機也多見外省老兵面孔。到公家機關辦事,辦公桌上每人一杯蓋杯茶,又是外省伯伯、阿姨。長久以來,台灣大眾對於外省族群一直存在的印象,就是外省人大多從事軍公教行業;相關研究也證實了相似的結果:從 1949 年到1961 年,省府公務人員當中,外省人的比例大約占了三分之一強,也超過當時外省人占全台人口的百分比(約占 12%)。
而在軍公教體系中,外省人集中於軍隊等軍事體系的趨勢,更是高於政府公務員與學校教育體系;相較之下,本省人任職於軍隊等軍事體系的情形相當罕見。話說外省第二代呢?本篇文章用數字說話,把範圍限定在 1949 年至 1963 年在台灣出生的第二代,即所謂「外省第二代」,發現他們在軍公教行業的比例也大大超過同年齡層的本省人。直到 1961 年以後的出生人口,在軍公教行業中的比例才沒有省籍上的差別。
綜言之,外省族群與軍公教體系的高度連結,從外省第一代一直延續到第二代,第二代任職於軍公教行業的比例,也遠高於相同年齡層的本省人。此種存在於軍公教體系中特有的省籍差異,隨著時局演變逐漸消弭,在 1961 年後出生的人口,任職軍公教體系的省籍差異已不復見,表示公平性已提高。
好男不當兵?
外省第一代如何與軍隊結下不解之緣?回顧那段動蕩不安的大時代,由從軍意願,可以了解「被迫從軍」與「志願從軍」的差異。
被迫從軍
被迫從軍的類型大致有抽壯丁與拉伕兩種,兩者的性質和內在邏輯皆不相同。抽壯丁早在抗日戰爭初期就在民間進行,並且是全國性的,目的是配合當時地方行政制度—保甲制度的實施。當時的抽丁原則是:「三丁抽一,五丁抽二」,也就是以家為單位,按人數比例抽男丁。舉例來說,若一個家庭有三個兄弟,其中就得有一個去從軍;若有五個兄弟就得有兩個從軍。不過也時有違反抽丁原則的案例,那種抓人當兵的行徑就像在抓土匪,有時甚至五花大綁強迫從軍。有些農家或家庭社會經濟地位比較低的子弟,因無力反抗或無錢行賄,最先淪為犧牲品,被迫納入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