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台灣還在為電價大漲、核電用與不用吵翻天時,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了第一屆核能峰會,美國電商亞馬遜鑑於RE100的「不靠譜」、投入超過台幣200億元大買核電。
上周舉行的核能峰會,堪稱以討論核能為主題的會議中,「最高級別」的會議,參與國家有35國,包括比利時、法國、荷蘭等十多個國家的領導人到場參與並發表演說;中、美、英等20多國派出高階代表與會。與會各方在《核能宣言》中強調,「核能是一種可靠且可調度的零排放發電來源,也是清潔能源系統保持其韌性和永續性的堅定支柱」。與會領袖發表聲明,承諾興建更多新核電廠,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說,現有核電廠延役也有助減碳目標。
非常諷刺的是,蔡政府的能源政策恰恰是完全背離此道,在召開核能峰會之時,也正是政府宣布電價大漲11%的時候,電價大漲的原因,官方說法只提燃料漲價,但實際上俄烏戰爭引發的國際天然氣大漲價已過去、價格也回跌,台灣電價必須調漲的重要因素,其實是錯誤的能源政策所致。
蔡政府捨便宜穩定的來電不用,因廢核意識型態非全面廢核不可,增加的供電,無論是綠電或天然氣發電,成本都遠高於核電;為了廢核台電要持續投資增加新機組,更是一大筆花費,電價不漲才怪。有能源學者估計,如果核一、二、三延役20年,每年可省下800億元,20年省1.6兆元。
那些附和官方「依法無法延役」說法的反核人士或是側翼,顯然「低估」執政黨的能力,對於一個甚至可立法、修法把民間財產充公的政黨,只要願意作,立法院修法其實是易如反掌,因此核電延役如果因法令難作,是非不能、不為也。
至於部份以「RE100排除核電」作為不用核電理由,也是不明所以。
主張供電不該排除核電的理由,主要是核電供電穩定能作為基載、排放與空污近零,相較之下,綠電不穩定、火電(煤與天然氣)既排碳又污染;再以整體電力結構論,不同發電方式各占一定比例,以分散風險,專家稱為「七彩供電結構」。此外,核電燃料棒的安全存量可達1-2年,遠高於天然氣的1-2周,發電成本亦較低。
台灣增加綠電應該用來取代火電而非核電,但台灣為了廢核所以綠電號稱用來取代核電,實情則是火電比例上升到8-9成,不必懷疑,這種結構要談減碳成績是天方夜譚,台灣年年在國際NGO評比減碳成績中排名最後幾名,其來有自。這種減碳成績最終必然影響到企業與出口。
再從趨勢變化來看,全球很明顯出現「減碳無力」的景況,成績遠不如規劃或預期,核電也越來越進入減碳政策清單上;歐盟已把來電列為綠電,上周的核能峰會也得到歐盟支持,歐盟官員就說核能「一方面可以幫助我們對付氣候危機,另一方面可以幫助我們建立戰略自主」;「核電廠延役是確保大量潔淨能源的最便宜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