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馬英九在愚人節當天訪問大陸,而前一日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柏格再次訪問台灣,外界臆測兩者的出訪有所關聯性。筆者則認為時間點純屬巧合,但目的都是為了維持台海和平,執政黨應該藉此機會緩和兩岸趨於緊張的關係,好安美國政府的心。
首先,馬英九表示此行是延續去年兩岸青年交流的活動,以避免台海爆發戰爭,結果引來執政黨民意代表批評是「愚人行程」、「上京面聖」,傷害台灣主權等攻擊。馬英九已卸任八年,對台灣的政治,甚至是國民黨內部的影響力,已不復以往。試問,他有何能耐可賣台,北京當然也知道今非昔比,即使馬習二會,大陸能大內外宣的力道有限,充其量僅能張揚大九學堂的兩岸民間交流。
執政黨應該約束黨籍民代對馬英九大陸行的攻擊,並表示樂觀其行,讓中共了解台灣是一多元化的開放社會,有別於大陸社會的管控。我們包容任何主張,藉此重建兩岸非正式的溝通管道,和緩緊張關係,避免誤判情勢,引發爭端。就算美國制裁古巴六十餘年,雙方一直保持正式與非正式的聯繫管道,目的就在於充分了解彼此的底線。當國防部長邱國正說兩岸情勢令其難眠時,代表台海風雲已在堆積中;所以國人仍要自問,台灣準備好一戰了嗎?
其次,如果說羅森柏格再次到訪,僅是例行性或「來台賞櫻花」,國人絕不相信如此說法,且對照邱部長所言,可能也是為降低兩岸瀕臨戰爭之風險而來,因為此刻美國無力再處理重大的國際爭端。
羅森柏格在晉見蔡英文總統時一再強調台美關係堅若磐石,但是是有原則且不分黨派的,其原則是台灣無論誰執政皆須持續維持現狀,直白的說就是不支持台獨(當然也不支持統一),反映出美國政府近期擔心準總統賴清德五二0就職演說的內容,遠期疑慮未來四年執政黨的台灣國家定位政策,輕者兩岸三方嚴峻對峙,重者兵戎相見。
葛來儀等三位美中關係學者去年底投書《外交事務》期刊,以台灣要建立實質的威懾與嚇阻力為主題,文中提及呼籲賴清德應該考慮凍結台獨黨綱,其目的也在避免戰爭。雖然葛來儀重申是關心台灣的未來,未支持任何陣營,卻也道出美國長久以來對台的政策與疑慮,國人不可置若罔聞。
近日,日本提升十六處港口與機場的應變能力,美日菲將聯合巡弋南海,我國擴編憲兵,說明內外局勢的增溫。賴清德選前及選後,都承諾會延續蔡總統國防與兩岸的立場,對此保證美國政府似乎持保留態度,並未盡信。為了讓美國安心,國人放心,北京無心,執政黨應正面看待馬英九的大陸行。此外,獨派政黨在攻擊馬英九訪陸的同時,也應該譴責美國政府不支持台獨運動,才符合前後一致的台獨標準。
*作者為致理科技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