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長葉倫訪中之際,「中國產能過剩」再次受到關注。有上海學者認為,這個現象的背後,與疫情導致全球貿易結構失衡、各國追求供應鏈安全等有關,相關現象還會持續幾年。
上海市國際貿易學會會長、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教授黃建忠告訴中央社記者,「中國產能過剩」在當前世界經濟不景氣、不確定下被凸顯,表現為產能較為集中,譬如中國製造業占全球約30%的比重,特別是鋼鐵、新能源車、太陽能產品和鋰電池等產品生產能力高。
他說,不久前世界貿易組織(WTO)對中國的貿易政策做第9輪審議,審議報告中也提到,最近這3年中國產業補貼的數量比起前3年大量增加。在疫情衝擊下,中國政府為了保市場主體、保就業,確實有增加補貼。
但他認為,政府補貼只是產能過剩的因素之一,未必是關鍵。
其他因素還有,2020年,也就是COVID-19疫情第一年,中國加強封控並迅速復工,在當時海外疫情嚴重之際,填補了世界一些停擺產能的空白。等到疫後國外產能恢復,就會遇到市場被占的壓力。他表示,這種結構性的失衡肯定存在。
黃建忠說,加上近年各國都更重視「供應鏈安全」,面對歐美在生產上提出的「友岸外包」,中國同樣也會想確保更多產能,確保自己供應鏈的穩定安全。過去透過外貿解決供需的安排被打亂,中國自己的供給能力增強了;另一方面,對外國來說,新的供應鏈還沒有達到一定規模之前,成本一定會較高,跟中國的低價產品一對比,成本又更高。
他認為,這個現象還會延續一段時間,可能要兩、三年。如果世界經濟恢復正常成長,發展中經濟體對基礎設施建設等仍有大量未滿足的需求,中國產能過剩及產品低價輸出問題可以獲得一部分緩解。但是各國追求供應鏈安全導致的矛盾,一時難解決。
另一名不願具名的學者說,產能過剩的原因不外乎兩個,一是企業自身盲目跟風生產,導致價格下跌,這種情況通常依靠市場自發調節即可消除。另一種是政府重點扶持某些產業,由於補貼的存在,企業在過剩情況下還捨不得退出,問題解決起來更難。
他表示,在開放的經濟條件下,所謂「國內過剩」的產品只要能找到海外買家,基本上仍算是自由市場經濟。關鍵仍在於由政府補貼帶來的過剩產品出口,此時外國企業和政府都有正當理由可以反對,即反傾銷與反補貼。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去年12月訪問北京期間,就提出中國生產過剩可能帶來衝擊,行前更宣布對中國進口電動車是否涉及政府不當補貼立案調查。
葉倫(Janet Yellen)近日也表示,美國政府認真地看待中國針對涉美電動車等關鍵產品供應鏈的扶持行為,不排除採取額外措施,以保護美國清潔能源產業免受中國投資和產能過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