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一號作戰」80周年─導致國府信用破產的豫中會戰

2024-04-21 07:20

? 人氣

魏祖志在過去受訪的時候,也指出第31集團軍在豫中會戰剛爆發的時候還以為日軍是要圍剿中共,起初還有些興喜若狂,期待先由日軍幫國軍解決共產黨,再由美軍幫國軍解決日軍。這種等待勝利的心態確實存在,對於已經獨立在抗日戰場上支撐四年,已經打到山窮水盡的國民政府而言,雖然不能稱得上是錯誤,但是被莫耶等美軍非議實在也不奇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蔣中正把國軍指揮權交給處事圓融的魏德邁將軍,其實也是把抗戰的責任交給了美國人。(取自國史館)
蔣中正把國軍指揮權交給處事圓融的魏德邁將軍,其實也是把抗戰的責任交給了美國人。(取自國史館)

阿爾發計劃帶來改變

過去讀到史迪威事件(Stilwell Incident)的歷史,我們都認為蔣中正在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總統的威逼下捍衛了中華民國的尊嚴,迫使羅斯福召回了想要奪取國軍軍權的史迪威(Joseph W. Stilwell)。事實上的發展正好相反,美國改派魏德邁(Albert C. Wedemeyer)將軍來到中國後,仍成功取得了國軍嫡系部隊39個師的指揮權,只是因為魏德邁的態度比史迪威更圓融。

魏德邁將軍推動「阿爾發計劃」(Operation Alpha),培訓39個師的國軍精銳部隊向廣州發起反攻,這些部隊將全部由美軍提供武器與訓練,其中也包括由第31集團軍改編的第3方面軍。根據魏祖志士官長回憶,他們的武器裝備得到了大幅提升,過去在河南使用,扣一次板機只能打一發子彈的漢陽造步槍被全面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美製的30步槍。

有了美式裝備以後,第13軍在戰場上的表現也變得更為積極主動,包括以火焰發射器對付日軍碉堡,在士氣上都有大幅度提升。所以無論是1945年春夏之交的湘西會戰,還是7月對兩廣的反攻,第3方面軍都有還算不錯的表現。不過此刻戰爭已經進入尾聲,他們部隊進入兩廣交界處的梧州時就傳來日本投降的消息。

由於魏祖志是在負責保護官長的特務排服務,他抗戰時並沒有上前線的機會,但是他對國軍在換裝美援前後的心態轉變有第一手的觀察。顯見抗戰末期的國軍還是要在美軍的訓練、裝備以及指揮下才有與日軍積極交戰的表現。當然蔣中正安排嫡系部隊,尤其是湯恩伯部隊進入「阿爾發計劃」的目的,也是想在對日反攻的過程中把共軍一起消滅掉。

可見進入抗戰末期以後,消滅共產黨才是蔣中正最念茲在茲的事情,他與美國的衝突來源從來不是應該或者不應該把國軍指揮權交給美軍,而是來自於雙方對於是否該消滅共產黨,或者何時該消滅共產黨存在分歧。美國雖然也反共,但是考量到與蘇聯合作打擊納粹的大局,希望蔣中正暫時容忍共產黨的存在,這才是史迪威事件爆發的根本原因。

在家裡陽台懸掛國旗的魏祖志士官長,老兵不死只是凋零。(作者提供)
在家裡陽台懸掛國旗的魏祖志士官長,老兵不死只是凋零。(作者提供)

共產黨趁勢壯大

日軍發動「一號作戰」,目的是要打通大陸交通線並給予重慶國民政府重創,這兩大目的都達到了,但是卻沒能改變日本戰敗的命運。國軍想利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國際格局爭一個喘息的空間,靠日本幫忙剿共,再靠美國幫忙擊敗日本,贏取四強的地位。這個戰略本身並不算錯,但是卻無法如蔣中正所願得到100%的推行。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2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