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如果在整個社會制度的設計上,使得AI產生的經濟成效不是為資本家獨有,而是能夠全民共享,大家都能週休三日、四日,他覺得這倒不是什麼壞事。
余孝先強調,面對勢不可擋的AI浪潮,我們要做的事情不是阻礙技術進步,而是設法事先處理、規範,藉此控制負面影響,盡量將它導向正途。
工研院投入AI研發至少40年 智慧醫療大突破
談到實際應用案例,余孝先指出,工研院從事AI研發至少40年以上,而且未曾停歇,隨著AI技術與成熟程度的變化,每一年投入的狀況不一樣,真正大有斬獲的是最近10年在機器學習領域的進步,例如2013年成立一個新的單位,專門做Big Data,那時候也在AI方面多有著墨,主要應用於製造業及醫療影像方面,透過製程參數的優化,可以改善生產良率及效能。
余孝先進一步說明,一座工廠裡面有很多條生產線,即便是同一廠牌、年份出產的設備,每一台的表現還是會有些差異,所以當有客戶上門時,工廠必須先確定能不能接下這張訂單,如何調配才能達到最佳化的總體產出,以前都是靠人力規劃,但現在已經可以讓AI解決。
他再舉個淺顯易懂的例子,大家開車通常5000公里或是定期就會做一次保養,這是約定俗成的標準,但每台車子的屬性、狀況都不一樣,甚至和駕駛習慣也有關係,尤其工廠設備動輒千萬元起跳,太早保養、停機、換零件是浪費錢,但如果等到出問題了才處理,面臨的損失可能更大。
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及時保養,這時候AI可以根據過往的歷史資料分析這台設備的特色,什麼情況下會出現什麼訊號,例如震動到某個程度,或是相關數據產生變化,大致上可以預測下週要出事情了,這時候就能預測性的保養。
另外還有一個例子是醫學影像醫療,余孝先說,人的眼睛到了某個年齡都會有點病變,尤其糖尿病患者更是高風險族群,平常定期要做檢查,比較好的是照眼底鏡,但台灣許多偏鄉缺乏專業的眼科醫生和醫療設備,當地居民往往等到病況嚴重的時候才會前往都市醫院就診,通常已經來不及了。
有鑑於此,工研院先前研發相關設備,可以放在偏鄉的衛生所或一般家醫科的小診所,雖然機器本身沒辦法協助治療,但是只要及早發現問題,病患就能趕快就醫,這項技術已經技術轉移到業界,並且通過FDA驗證,成為工研院投入AI研發的成功案例之一。
台灣需要什麼AI人才?
雖然AI能力越來越強,終究無法跳脫「以人為本」的原則,偏偏這是台灣現階段的弱項。
余孝先強調,這裡談到的人才缺口,並不是台廠供應鏈這些軍火商,因為就算沒有AI,他們也有來自不同領域的訂單,本來就習於設法充足自身需要的人力,根本不必大家為他們操心。
至於終端使用者,只需要具備使用AI的能力與素養,就像很會開車的人,其實並不一定懂車;反而是有辦法開發AI應用的人才,這些是全球炙手可熱的稀缺人才,必須長期培養,而且沒有速成方式。
余孝先表示,有些東西可能10年後就陣亡,但在可見的未來,AI發展目標只會越來越高,對於相關人才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大,這是關乎整個國家產業競爭力的關鍵問題,先不要想著勝過,但至少不能落後全球水準,「台灣不要放棄做AI的創新應用,不能老是等到國際上都成熟了,我們才開始導入,這樣太慢!」
他說,國外許多都是政府帶頭傾力推動,台灣在這方面也應該持續加強挹注資源,對於眾多中小企業而言更要動起來,能學的趕快學,「投入不一定成功,但不投入一定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