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即將就任中華民國總統,台灣島內政治及兩岸情勢再次進入新的篇章。
當前,賴清德的表現及民進黨的處境,皆未脫離總統大選前的預期。亦即無論柯文哲是否參選到底,賴清德都能贏得總統選舉。然而,賴清德儘管能成為總統,卻會變成弱勢總統;民進黨無法在立法院取得過半席位,反觀國民黨即使能在立院過半並發揮一定監督制衡的功能,對抗民進黨的能力依然極其有限。
綜觀,柯文哲雖然憑藉時代機運一時成為鎂光燈焦點,聲勢的巔峰同時耗盡。柯文哲受限於個人能力及格局,無能突破藍綠,卻也成功對綠藍造成衝擊。國民黨無法在地方及立法院獲得優勢下,扭轉社會不喜歡國民黨的氛圍。民進黨無法在掌控總統及行政權的權威下,改變社會討厭民進黨的觀感。柯文哲及民眾黨邁向無可逆轉逐漸萎縮的軌道,但民進黨和國民黨也無法取得社會信任。
2024總統大選以各取所需的結局滿足各方勢力的期待。新局再次考驗所有人。
在國際層面,美國持續受烏克蘭及以色列影響。俄羅斯已維持一年多的戰場優勢,俄軍將持續擴大戰爭成果;俄佔領區恐將擴大至第聶伯河以東,但烏克蘭卻極難在現階段認輸止損。以色列對加薩的攻勢導致美國備多力分,美國在國際社會的形象及信譽再次受挫,然而,美國儘管需要在烏俄及中東得到中國的部分合作,卻無意也不可能調整美中對抗的格局。姿態遂成中美競逐的重點。
姿態展現在美中對抗的方方面面,看似與台灣無關的議題持續影響台海博弈。
在兩岸關係,北京逐步推進統一的進程。馬英九的訪陸行程,始發於馬英九個人的憂國憂民,卻也成為中國推進統一進程的標誌性項目。傅崑萁率國民黨立委訪陸,傅崑萁固然希望擴大個人在大陸的影響力,但國民黨立委卻也成為中國推動和統的宣傳工具。對中共而言,北京需要對台持續展現善意,善意需要有標的,釋放善意的標的不能是民進黨,就只能是其它政黨。然而,北京對台釋放善意的目的是敵我分化,為北京後續發動強硬政策鋪排必要的輿論基礎。
北京將持續尋機對台釋放善意以及遏制打壓,馬英九及部份國民黨人將回應北京的善意,而賴清德及民進黨人將持續對抗。北京一手拉一手打的過程持續,將成功促使台灣社會分化,使賴清德及民進黨以抵抗的姿態維持綠營基本盤。賴清德及民進黨越是展現對抗的姿態,台灣非綠群眾對民進黨的反感將加強。
在台灣政治,隨中美對抗與北京推進統一進程的階段越來越強勢乃至強烈,將進而聯動台灣內部和戰兩極分化更加壁壘分明。求和派與間接投降派以及備戰派與間接求戰派,將使政治模糊取巧的空間大幅壓縮。美國無論民主黨或共和黨執政,都必然支持台灣備戰,民進黨仍是台灣備戰派的最佳選擇;國民黨無法在備戰上與民進黨競爭,模糊取巧等同永遠無法執政,但國民黨無力改變。
對賴清德,化解黨內矛盾,適當分配派系利益,展現格局和高度,展示勇氣和包容,改善社會溝通,領導民進黨公職走出側翼化的溫室,才能避免陷入少數執政的困境。民進黨年輕世代與非綠政黨民代競爭的不是老派的政治攻防,而是素質和專業之爭。除勤奮經營地方,贏得素質和專業形象才能突破基本盤。
對國民黨,未來的領袖人才除對各項重大涉台議題需有明確的立場和態度,需旗幟鮮明的展現謀和的姿態與行動,並以經年累月的謀和立場經營社會溝通。揭弊爆料或貪汙腐敗都屬於低位階的政治議題,但由於維持現狀即能獲得縣市長、立委及議員的位置和資源,國民黨缺乏人才及動力凸顯與民進黨的差異。
依現狀,台灣只能隨美中競合隨波逐流,命運操之不在己,因此,配合美國利益行動,符合不分藍綠政客的自身利益。國民黨在兩岸立場上,將維持混亂的現狀,以曖昧模糊來創造親美及友陸相互掩護的形象,並將一切希望寄託於社會討厭民進黨的氛圍。換言之,國民黨不具備在國內贏得支持的主動權,也無力在兩岸關係扮演主動性的角色。台灣的主動權在民進黨,兩岸在綠紅博弈。
*作者為財團法人民意調查文教基金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