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庭瑤專欄:福建艦的海試,賴清德的賀禮?

2024-05-04 06:40

? 人氣

中國海軍第一艘配備電磁動力彈射系統的航空母艦「福建艦」,5月1日從上海江南造船廠出航,到赴舟山群島北方海域進行海試。(人民日報微博)

中國海軍第一艘配備電磁動力彈射系統的航空母艦「福建艦」,5月1日從上海江南造船廠出航,到赴舟山群島北方海域進行海試。(人民日報微博)

中共航母「福建艦」從上海江南造船廠出航,到赴舟山群島北方海域進行海試。啟航日程,不選在是4月23日中國海軍節,而偏偏選在5月1日國際勞動節。有評論指,這是要送給準總統賴清德520的「大禮包」。真的嗎?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身如不繫之舟:共軍進發遠洋

首先,航空母艦是遠洋戰略武器,而不是近海作戰。福建號是中國第一艘平板式航艦,容納發射飛機的電磁彈射器,編制在東部戰區,也就是準備走向遠洋的規劃。遼寧號(駐山東青島)、山東號(駐海南三亞)航艦是滑跳式航空母艦,戰機起飛的載彈量低、航程短,至今只在亞洲海域服役巡弋;而福建號的入列,則象徵中共持續對美日增強「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建構第一和第二島鏈間區域抗擊外軍能力。

其次,福建號的海試時間,比原本規畫的還要更久。早在2004年,中國軍方就規畫航母發展的「三步走戰略」。第一步是從2004年起,在十年內建造兩艘中型常規動力航母;第二步再用十年時間(2014到2024年),建造兩艘大型常規動力航母;第三步是要發展大型核動力航母。遼寧艦從2005年開始改造,到2012年交付海軍服役,山東艦2019年正式服役,第三艘航母福建艦目前正在趕工,比原本預計2024年投入使用,時間已經延後了。

中美軍事交鋒局勢在升溫,今年的4月至6月,山東艦航母接連現身台海、南海等多地。解放軍有多少對美軍挑釁,藉機進行警告及干擾處置,並警告一向跋扈驕縱慣的美軍,該為自身行徑承擔後果。(圖/截自環球網)
中美軍事交鋒局勢在升溫,山東艦航母接連現身台海、南海等多地。解放軍有多少對美軍挑釁,藉機進行警告及干擾處置,並警告美軍該為自身行徑承擔後果。(圖/截自環球網)

遼寧艦海試花了13個月,2012年服役,山東艦海試花了19個月,2019年服役,福建艦的航艦系統更複雜,一般預估2025年服役。中共對台鷹派的國際關係學者金燦榮說:「福建艦海試可能超19個月,如形勢需要可提前服役。」由此估算,時間恐怕要2026年才能進入「三航母時代」,才足以擔當「一艘用於備戰、一艘泊岸整備、一艘入塢整修」的運作模式。一旦作戰,至少有一艘備戰航母能夠投入,另一艘整備航母可作為後援,如此規模能夠應付一場中強度的戰爭。

問汝平生功業:金門形同棄守

如果是面對高強度戰爭,中共就需要「四航母」協同運作,有兩艘航母投入作戰,另外兩艘航母作為後援軍。而福建號是柴油動力,但美國航母則是核動力,擁有更大的速度和續航力。中國已經在建造一艘核動力航母「廣東號」,並計劃畫在2035年之前達到「四航母」擁有四艘的目標,但中國仍遠遠難與美國等量其觀。

由此觀之,共軍挑選福建艦的海試時間,稱不上是給賴清德的「賀禮」。520總統就職典禮,比起北京21世紀的「近海防禦、遠海防衛」戰略目標,不過是航向遠洋遇到洶湧波濤,尚未到驚濤駭浪的地步。

20240309-海巡署艦隊分署委由台船打造4艘4000噸級巡防艦,第3艘雲林艦今(9)日交船,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台船董事長鄭文隆皆出席典禮。(海巡署提供)
準總統賴清德(中)硬是留任管碧玲(右三)接海委會主委,擺明就是不甩兩岸關係了。(海巡署提供)

事實上,中國海警船5天2度進入金門海域,這比「福建艦海試」還具有針對性。經民、共兩黨長期來的兩相角力,海峽中線消失了,金廈禁限制海域也沒被抹除了,共艦逼近台澎金馬的臨海。北京把台灣的防禦縱深壓縮到最小範圍,迫使台灣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最後可能彈性疲乏,綠朝對金馬離島形同棄守了。台辦系統毫不客氣以負責人批賴「恬不知恥」,稱其「無賴」、「耍賴」,已達不惜詆毀的程度。

黃州惠州儋州:台海成一鍋粥?

賴清德硬是留任管碧玲接海委會主委,讓戰狼吳釗燮執掌國安會、顧立雄掌國防部,海陸兩會首長分由邱垂正、鄭文燦出任,雖是知中溫和派,皆是黨性堅強、賴清德意志執行者,擺明就是不甩兩岸關係了。而北京一系列動作蓄勢待發,其實是伺機加速執行「灰色地帶」戰術行動,準備迎戰衝來的「灰犀牛」。

俄烏戰火未歇,澤倫斯基深信烏克蘭可以加入北約,卻只等到破碎的家園,以及投降不投降與否的關鍵抉擇。台灣一向被喻為「不沉的航空母艦」,而賴清德是否相信,一旦台海開戰,真可等待美日派兵救援——這可要慎思明辨,因為關乎百姓的身家安危,豈能摻雜絲毫阿Q的精神勝利法?

西班牙裔美國哲學家桑塔亞那(George Santayana)曾說:「那些不能銘記過去的人,將註定重蹈覆轍。」賴清德脫口說出的「中華民國(憲法)是災難」,早已埋下了正當性的地雷,賴清德如何自圓其說?未來又將如何「共織台灣」?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庭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