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母親住院需要有人照顧,她辭去櫃姐工作,心想什麼事是可以既有收入又可彈性安排時間的呢?原先兼職的這份整理收納工作豈不就是這樣!她開始創業,不過最初向人介紹自己是收納整理師,曾被很不客氣地回:「收納?我還出納咧!」
廖哥很有計畫地先去考了日本整理師執照,想藉此了解自己的整理功力到底如何?結果發現成績非常好,但日本的收納功夫並不全然適用於台灣,她利用每一次整理的個案慢慢理出最適合台灣人的方式;身為國內專職到府整理師第一人,廖哥建立出口碑,也吸引不少媒體訪問,她更利用社群媒體的粉絲專頁,把每一個去過的家戶寫成一篇篇故事,至今出了三本書。「我寫的通常不是去這個家庭做了什麼,而是這個人心裡、背後的故事。」
姐,整理的是人生
曾有位八十歲老奶奶,拿出蒐集多年的剪貼簿,上面全是黛安娜王妃的資料和照片,因為自己年輕時常被誇和戴妃有些神似,娓娓訴說著往昔、把剪貼簿闔上的那一刻,奶奶突然說可以把這本斷捨離,「原來當有人傾聽了這段故事後, 奶奶覺得可以放下了…」
也常聽客戶在捨不得斷捨離時,指著孩子的第一個乳牙、第一次穿的小鞋、小時候穿這件衣服有多可愛…,她會說服對方只要有照片留下美麗回憶已足,讓客戶從不捨中挑出最精華的,其餘捨棄,否則家裡會爆炸。
她把客戶分為十種類型:物品四散型、活在過去型、囤積型、購物狂型…,不少客戶是以上皆是的總合,整理起來難度高,但她和團隊總能享受整理時的「手感」,往往收拾起來手感奇佳,捨不得停下休息。
廖哥獨創的「聯想性收納法」是指橫向或直向聯想,每個人聯想方式不一樣,可採最簡單的由小到大、由輕到重…,梳理物件的順序,很容易就能收納或找到。
還有台語發音的「一條粉粿」收納,指 「集」中、「挑」選、「分」類、「歸」位。「把所有同類型物品集中,你會發現自己原來有三百雙鞋子,我也遇過有四十七把菜刀的阿嬤,集中的過程中你會被擁有物品的量震撼到…」
「很多人先挑要的,結果發現什麼都要,所以你得先挑不要的,過期的、毀損的…」
有關正確分類,她舉了個有趣的例子:曾在客人廚房櫥櫃裡發現羽絨被,難道煮菜時會冷到要蓋被?客人很不好意思地說,是因為這裡有個洞可以塞啦~
最後以聯想性收納法歸位,「在最好拿、觸手可及之處放最常用的東西,以後找東西時就很輕鬆找得到;最重要的是要讓全家人知道物品位歸何處,否則爸爸找內褲、小朋友找制服,每個人都在找媽媽要東西!」
廖心筠深信「乾淨的家會有好事發生」,環境改變,內心也會跟著改變。「如果覺得自己很衰、跟家人感情不好,感情運、財運很差,這就是整理的好時機。收納整理像一把鑰匙,開啟你人生的新契機,整理的過程會讓你更了解自己、反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