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情勢在中美大國博弈下不斷升溫,台海衝突的引信就怕隨時擦槍走火,台灣未來的兩岸、外交、國防戰略目標,可謂是賴清德肩頭上的重責大任。準防長顧立雄表示,台灣要參與進「印太區域協同性嚇阻」,還說要打造一支現代化的勁旅,與國際防堵中國。
我們有必要問清楚的是,誰能與台灣「協同性嚇阻」?誰又是與台灣防堵中國的「國際」?就像馬克宏所看到的,世界已不再是「單極」或「二極」,光是在東亞地區,以新加坡為代表的東協(ASEAN),一向奉行不選邊站原則;而日本雖然對美國亦步亦趨,但如同日本防衛廳前官房長柳澤協二3月5日在台灣演講所言,「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並非日本主流民意,日方不必非要與中國對抗。台灣周邊國家地區,都依照自身的利益,做出有利於己的對美與對華政策路線,唯獨台灣的民進黨政府一廂情願地深信「親美抗中」才是王道。
押寶美國等於戰略自縛,兩岸大門亟待打開
有「外交才子」美譽的錢復,早已提醒台灣當政者需要「兩岸高於外交」。換言之,台灣位處於中美兩大政治板塊擠壓的最前沿,我們必須為自己創造出更大、更廣的戰略縱深,那麼兩岸關係的健康經營,無非是台灣「戰略自主」不可或缺的一環。
讓人無比憂心的是,蔡英文政府「冰封」兩岸關係8年之久,未來賴清德的布局,看來也充滿著「棄守」兩岸關係的味道,天真地以為只要運作好對美關係,便能安穩地在總統府坐享政治利益。然而,「台美友好,堅若磐石」,究竟是事實,抑或只是一句安撫人心的口號?從台灣退出聯合國到與美斷交,從阿富汗倉皇撤軍到烏克蘭生靈塗炭,眾人看到的只有殘酷的國際政治現實,而沒有「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廣告式浪漫。
民進黨政府將台灣的安全保障寄託在美國身上,此做法並不難以理解,但是只寄望於美國的心態,卻令人感到匪夷所思。史學家汪榮祖新著《縱橫捭闔一局棋:現代強權博弈四講》有言,「美國欲掌管世界,已有捉襟見肘之態」。在此態勢之下,蔡賴政權把台灣出路全部押寶在美國身上,豈非是「戰略自縛」?
馬克宏用實際的行動展現和堅持「戰略自主」,隨著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求取平衡,既不可能成為「背叛」美國的歐洲國家,同時又創造了與中國友好合作的靈活性。對台灣上下而言,恰恰是一個重要的啟發,既然要追求台灣主體性,那麼在「親美」之際,兩岸關係的大門還是有絕對的必要打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