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拜登政府宣布措施以阻礙中國產電動車進入美國市場後,中國車企將把重點放在美國以外的全球其他市場。
美國政府周二宣布將對中國產電動車徵收100%的關稅,這對中國車企來說更多的是一種象徵性打擊,而不是實實在在的衝擊。中國車企在美國幾乎沒有什麼業務,而且已然認識到美國市場的政治障礙是不可逾越的。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分析人士說,被華盛頓冷落並不會改變中國電動車企稱霸全球的雄心,但將促使它們做出一些調整。中國車企將重視新興市場,並盡可能實現本地化生產,爭取獲得那些對中國電動車持更開放態度的政府的好感。
一些中國車企可能會專注於提供電動車技術,這種做法可以減少政治阻力,並提供一條可在美國開展業務的間接途徑。
諮詢公司羅蘭貝格(Roland Berger)駐上海的全球董事總經理Denis Depoux說,中國企業在開闢市場方面走的是非常務實的路線。
加徵關稅的舉措反映出美國擔憂經常享受政府補貼的中國電動車企將試圖在美國傾銷汽車,從而搶佔市場份額。
歐洲已在去年開始對中國的電動車補貼啟動調查,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對中國產電動車徵收關稅。
諮詢公司Trivium China的副總監Cory Combs說,得益於美國施加的關稅,美國汽車製造商在面對來自中國的低成本競爭時將受到保護。但從另一面來看的話,他表示,美國消費者將無法獲得全球品質最佳、而價格卻最便宜的電動車。
在中國,領先的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推出了一款緊湊車型,單次充電的續航里程約為200英里,售價還不到1萬美元。在中國,比亞迪的一款續航里程約為340英里的高端海豹轎車起售價約為2.5萬美元。特斯拉的網站顯示,在美國,續航里程類似的特斯拉Model 3轎車的銷售標價約為4.3萬美元。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表示,美方提高關稅是出於國內政治考慮。
中國車企的全球發展雄心
儘管面臨地緣政治的不利因素,中國車企仍然渴望走向海外,希望成為下一個特斯拉或豐田汽車。在追趕美國、歐洲、日本和韓國汽車製造商數十年之後,中國車企在電動車領域打造出了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品。
在中國國內,有100多個電動車廠商都在激烈爭奪這塊市場,價格和利潤率雙雙下降。中國車企目前的產能超過了國內需求,於是把目光投向了海外,認為國外市場的利潤更高,競爭也不那麼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