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婷觀點:難共鳴美國學潮、也難共情巴勒斯坦─曾經「撐香港」的台灣

2024-05-17 07:10

? 人氣

例如2011年台灣軍方舉辦暑期戰鬥營時,就有3名學生出於耍帥心態,穿著納粹黨衛軍軍服來報到,但台灣軍方沒有意識到納粹軍服的敏感性,還為其拍照、放上網站宣傳,結果被以色列駐台辦事處發現後引起軒然大波,最後以軍方向前者致歉、撤下照片作結,學生則在事後無辜表示,自己作為軍事迷「只是喜歡德國軍服」。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不過最經典的還是2016年的新竹光復高中納粹事件:某班師生在全校變裝遊行時扮成納粹進場,不僅學生高舉納粹旗幟,老師還站在紙箱做的戰車中行納粹禮,結果被以色列駐台辦事處強烈抗議。學校雖然立刻致歉,事後卻有各方為學生鳴不平,例如學校時任家長會長就稱「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這起事件是非常單純的,更何況這些東西已經距離我們這麼遙遠,站在家長角度我們認為,我們不是生活在非民主的國度」;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張正也投書媒體,表示「納粹不是研究、展演的禁區」、「我沒有在演出中看到崇尚殺戮與殘暴的意圖,倒是隨後把光復中學往死裡打的輿論,比較殺氣騰騰。」

從前述事件來看,台灣社會在猶太人、納粹議題上,其實沒有完全浸淫到西方政治正確,卻還是在以巴衝突中直觀同情以色列。這種現象的背後成因,或許在衝突爆發前不容易看出,甚至在衝突爆發之初,也不容易分析理解;但今年4月美國學潮升級後,從網友圍繞「台灣要怎麼反應」的討論來看,倒是可以觀察一二。

2024年5月12日。洛杉磯,親巴勒斯坦示威者出現在聖殿禮堂,那裡正在為波莫納學院的畢業生舉行畢業典禮。(美聯社)
台灣無法共情巴勒斯坦。圖為2024年5月12日。洛杉磯,親巴勒斯坦示威者出現在聖殿禮堂,那裡正在為波莫納學院的畢業生舉行畢業典禮。(美聯社)

其實會關注美國學潮、提問「台灣要怎麼做」者,本身就處在相對同情巴勒斯坦、共情美國反戰學潮的光譜中,所以才認為台灣「應該要做更多」,而其關注點也在一定程度上關乎台灣的現實處境,「世界各地的知識份子都站出來為巴勒斯坦聲援,台灣在此議題上依舊沉默。若未來台灣遭受同樣被軍事欺壓的處境,是否也希望國際對台灣同樣的沉默?」

只是儘管這種問法已經相對符合台灣「政治正確」,多數網友的回覆還是毫不留情,且這股怒氣主要又可分成三大類:堅持反恐、反對站在道德制高點的美國知識份子、現實考量。

首先是「堅持反恐」派。這派輿論顧名思義,還是維持衝突之初的既定思維,認為這次衝突就是「恐怖主義VS反恐行動」,不因美國發生反戰學潮而改變。相關論述例如「如果當初哈馬斯不恐攻以色列,巴勒斯坦也不會遭到以色列報復」,甚至還有與俄烏戰爭相比較的版本,例如「反恐是普世價值,是哈馬斯的主動攻擊增加了以色列的正當性,這就是為何台灣人支持烏克蘭遠勝巴勒斯坦」。

平心而論,「恐攻導致報復」的說法或許能解釋這次衝突,卻很難通過歷史這一關。因為哈馬斯同樣可以用類似邏輯主張,如果以色列不強佔巴勒斯坦人土地、系統性對平民濫用暴力、對加薩走廊執行漫長的不人道封鎖,自己也不會對以色列平民發動無差別攻擊。事實上這也是哈馬斯一直以來的敘事,甚至聯合國秘書長也曾隱晦表示,「哈馬斯的攻擊並非發生在真空裡」,問題是這些敘事顯然說服不了「堅持反恐」派,因為後者從一開始就選擇了以色列的視角,把這次事件當成衝突起點,拒絕理解背後的漫長脈絡。

本篇文章共 13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585

喜歡這篇文章嗎?

劉燕婷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