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在世貿組織2年一度的峰會上,世貿成員國決定在今年之前重新啟動並經營爭端解決機制。《經濟學人》指出,世貿組織的功能失調象徵旨在促進國際貿易及投資的機構及規則遭到擱置的世界。儘管歐盟據稱比其他經濟大國更支持自由貿易,也更有決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但它將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關稅;美國最近制裁逾300個向俄羅斯武裝部隊提供支援的實體,其中包括中國及土耳其的一些實體。
破壞全球化的3個因素
近年來,跨境貿易及投資停止成長。各種懲罰性經濟措施的激增、產業政策的突然流行、全球機構的衰落等3個因素正在破壞全球化。懲罰措施通常不會採取提高關稅的形式,儘管美國及印度等一些大國一直提高關稅,但以歷史標準來看,關稅仍然很低,而且許多政府仍繼續削減關稅,加拿大及日本的平均關稅仍在下降,澳洲最近單方面取消近500項關稅。
根據研究機構「全球制裁資料庫」(Global Sanctions Database)的數據,世界各國政府實施貿易制裁的頻率是1990年代逾4倍。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數百項制裁,報復俄國入侵烏克蘭;美國正對中國施加越來越多的限制,挫敗其技術野心,特別是半導體領域。
各國政府也更仔細地篩選外國投資,並經常禁止投資「戰略」公司。美國偉凱律師事務所(White & Case LLP)表示:「世界各地的外國直接投資制度及監管強化數量正在增加,尤其是歐洲。」根據最新官方數據,2022年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仔細審查286項擬議交易,而2013年僅為97項。一家中資實體的投標後。
英國政府阻止一家中國企業的競標後,最近批准將英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廠出售給一家美國公司。加拿大一名部長吹噓加拿大政府已經阻止了中國公司對加國一些礦業公司的收購,聲稱美國當局「非常滿意」此舉。
其他國家正走上更極端的道路:沒收資產。今年墨西哥政府下令沒收法國公司的氫氣工廠,南非國會議員3月投票決定在符合國家利益的情況下沒收土地而不提供賠償,智利1年前宣布計畫擴大政府在鋰產業的角色。俄羅斯的支持者抱怨,西方政府正討論沒收俄羅斯在海外持有的資產,並將所得資金用於援助烏克蘭。
第2個因素是產業政策的興起,政治人物正瘋狂似地爭相建立國內供應鏈及地方產業,不是像二戰後那樣投入煤炭業及鋼鐵業,而是投入清潔能源產業、電動車產業、電腦晶片產業。根據統計,2021年及2022年,世界各國政府採取超過1500項促進特定產業發展的政策,而2010年代初期幾乎沒有這種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