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二0新總統就職,賴清德不亦樂乎的與來台敬賀的外賓與駐台使節同歡,不過,立法院却以「五一七大亂鬥」提前送了他一個大賀禮;民眾黨則舉辦「五一九草根決心行動」,在民進黨中央黨部集會,細數過去八年民進黨執政落空的芭樂票;立法院五二0接續國會改革法案表決戰,不知又會創造多少「驚喜(嚇)」,套用外媒的形容詞:「喧鬧的民主」,預示賴政府前路多艱。
蔡英文遲來的交代,賴清德四個月空白
民主本來就眾聲喧嘩,既是喧嘩就未必都能有序,但無序之中,還是要講究理據,從失序到失控,無疑的,執政的民進黨和賴清德本人還是要負最大責任,即使民進黨在國會並非多數,套用賴清德自己說的「執政黨要負起溝通之責」。
回顧賴清德當選到就職的四個月期間,聲言要團結國家的他,沒有一丁點溝通的行動,遑論扛起溝通的責任,卸任總統蔡英文好歹還和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見了一面,儘管這場會面沒太多結果,甚至還有若干負作用;同時約了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雖然沒約成,至少做出一個姿態,她知道八年未做到的事─朝野領袖對話,在卸任前要給一個交代,雖然這個遲來的交代留下的還是遺憾。
賴清德當選後,論者多謂「賴清德和蔡英文不一樣」,這個「不一樣」雖有對他「務實台獨工作者」信仰的憂慮,却也相信他不至於逸出「美中共管」的軌道,更多的則是對他長年浸淫政治工作的朝野互動應該有的理解,即使他在台南市長任內曾經拒絕進入議會長達二百三十二天,一般相信他對國會改革不會那麼抗拒,包括成為修憲後第一位赴立法院國情報告的總統,但民進黨黨團的表現却恰恰相反。
打架不能畫錯道,苗博雅批評錢坑法案狀況外
這是賴清德和民進黨的重大政治判斷失準,以至四個月還沒做好面對「新國會」的準備。立法院五一七議事衝突,排定的國會改革相關法案,民進黨却大打出手,賴清德能跟到訪的民主國家外賓解釋,這場肢體衝突是因為執政黨拒絕給予國會調查權、拒絕總統到國會國情報告、拒絕增訂官員備詢的藐視國罪罰則嗎?上述有哪一點是民主國會國會沒有的?民進黨嚴詞批評藍白政黨的改革法案是「國會擴權」,恰恰相反,在野黨的國會改革只是補上自修憲以來立法院始終缺的國會職權拚圖。
諷刺的是,在這麼混亂中勉強二讀通過的二個條文,其中一個條文,「立委質詢,官員應該十日內回復,必要時得延長五日」,還是民進黨團的修正版本,朝野立委打得再兇,在野立委還知道民進黨版本若優於在野版本,就通過民進黨版本;偏偏民進黨狂駡三千里,攻擊立委同僚不夠還攻擊議事人員,包括秘書長周萬來,駡到的還是自己的版本。這個條文也說明,國會改革法案當然有朝野溝通斡旋的空間,那麼不能不問,民進黨先打再駡或先駡再打,究竟要國會改革還是不要國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