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中國國務院公告,從6月15日起終止ECFA中的134項產品適用優惠稅率,經濟部說影響可控、不大。這個結果應該是意料之中,短期對台灣經濟的影響確實也是「可控」,但真正讓人憂心的在未來,一個是ECFA逐漸被「凌遲」終而名存實亡,一個是台灣產業與社會不平衡的惡化。
對岸從去年4月開始啟動對台灣的「貿易壁壘調查」,去年12月就公布中止ECFA早收清單中的丙烯等12項稅目進口產品關稅減讓;今年4月再公布研議要中止ECFA中的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紡織等4大產業產品關稅減讓,上周五公告中止台灣134項稅目產品適用ECFA稅率,是第2批中止的項目。
而且,可預期這也鐵定不會是最後一批,因為未來幾年兩岸關係,看得到的只有越來越僵局、持續惡化,轉好、和緩的希望極小,對岸縱然不會「一刀斬」、直接終止整個ECFA,但類似這種東一刀、西一劍逐漸切割,ECFA會逐漸縮小終而名存實亡。當初兩岸友好時代、有「讓利」性質在內的ECFA,已經是「不符時代潮流」,終究會逐漸退出。
至於其影響,經濟部說這次遭取消ECFA關稅產品,去年出口到中國的金額占台灣對全球出口比重約2%,評估衝擊應在可控制範圍。以數字看,2%確實不大,更且失去ECFA關稅優惠並非代表這2%出口就歸零,只是因關稅因素可能讓金額減少。不過,對岸逐步砍掉ECFA項目,最大與真正的影響不在短期出口數字,而在長期的產業與投資影響。
享受ECFA關稅優惠的產品,除了農漁產品外,工業產品主要就是石化、機械、汽車零配件、紡織等所謂的傳統產業產品,對岸中止ECFA優惠關稅,這些傳產受的影響最大。短期看,衝擊的是出口與營收;長期看,影響的是投資與產業不平衡。
2022年開始,號稱全球最大區域經貿組織RCEP生效上路,15個會員國包括東協10國與中、日、韓、紐、澳,亞洲主要經濟體中只有台灣與印度不在內;印度是在最後關頭退出,台灣則是因「中國因素」完全被排除在外。在有ECFA時,至少那些享受ECFA優惠關稅的產品,除了中國這個市場外,也勉強可以說也在RCEP這個大組織內。
但ECFA中止關稅優惠後則等於被排除在外。因此,廠商對繼續在台灣投資生產會有疑慮,長期而言投資會受影響。有學者指中止ECFA影響不大,真正影響大的是RCEP因素,理由之一也在此。而可以預期的是台灣絕無可能加入RCEP,連申請要加入的CPTPP,都因晚了中國一步申請而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這就是多年來經貿人士擔心的「國際經貿邊緣化」危機,而其衍生影響就是產業不平衡的惡化。
有人認為台灣以科技產品的生產與出口為主,而電子產品有全球資訊科技協定(ITA)保障因此不受影響。此說法並無誤,但其造成的結果未必好。台灣因政策支持、業界努力,讓台灣科技產業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當然是好事。但任何一個經濟體,固然可以有主力、主流產業,但完全的「獨沽一味」亦不宜。
一個是風險過於集中,一旦該產業陷入不景氣、或是被國外打敗,將撼動整個經濟;再來是所謂的「荷蘭病」風險,某一產業過強吸取過多資源,可能造成其它產業弱化、競爭力惡化甚至死亡。台灣的半導體、台積電的獨領風騷,隱約之間已可看到有「荷蘭病」的影子了。
而從產業不平衡又會衍生社會不平衡。無論科技產業、半導體、或是台積電景氣多棒、投資增加多快、薪資多高,但大部份人無緣亦無能去當工程師、賺科技錢,其它產業勞工、無論是傳產或服務業,跟科技產業的差距會再拉大。政府當然不必為此打壓科技產業,但卻必須注意到ECFA因素最終的影響,會從產業不平衡延伸到社會不平衡,而不是目光只及於對總體產業與出口的「可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