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全觀點:七七盧溝橋國軍紀念碑之滄桑風雨

2024-06-16 07:10

? 人氣

陸軍第一百七十九師師長何基灃率全體官兵鞠躬敬立

中華民國三十年五月二十七日

監修員 蘇萬里  王廷玉  工匠楊永連刊石

因為第一七九師紀念碑上刻有「青山有幸埋忠骨」的文字,表示對陣亡將士的追悼和思念,因此抗日戰爭勝利後,肖堰鎮曾一度改為幸山鎮,以此作為後人不忘國軍抗戰歷史的見證。但荒唐的是,在1958年人民公社化運動及超英趕美高潮中,畝產萬斤的文宣讓人利令智昏。在極左專政的年代,這裡更名為「火箭人民公社」,用意是以火箭般的速度超過英國、趕上美國、邁入共產主義社會。這只能以啼笑皆非形容,所以在中國改革開放後又恢復為肖堰之名。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該部師長何基灃被中共成功策反,成為中共黨員。但即便如此,也未能保住這座國軍公墓和紀念碑。非常悲傷與可惜,這座記錄了七七抗戰和後來諸多戰史的重要公墓,這座七七抗戰的國軍第二十九軍的歷史功勳明證,後來消失了,在1949年後的政治風雲中,「義園」被摧毀而蕩然無存。

七七國軍名將之墓 曾毀於另一個「七七」

曾經遭遇過浩劫的,不僅有第一七九師公墓,還有第二十九軍老長官宋哲元的個人墓。宋哲元在七七抗戰時主政華北,曾寫下「甯為戰死鬼、不當亡國奴」的名言。他的墓地也經歷了風雨考驗。宋哲元於抗戰時期過世,葬於四川綿陽。原墓的「故上將宋哲元墓道」幾個醒目大字鐫刻於墓道石坊楣。沿石徑須臾,跨小橋,越谿澗,不數步,狀若穹隆的石亭矗立眼前,亭有八柱,支撐 穹隆 ,亭楣鐫「八德亭」。亭柱之端,穹隆內緣,按四正四隅,勻稱地鐫刻著「孝、悌、忠、信、 禮、義、廉、恥」八字象。此乃宋哲元將軍治軍之訓條,亦為其平生所服膺。因以此命名。穹隆乃天之緣,豎八柱以擎天,寓意八德乃擎天之柱。建石亭以誌、俾八德永世無窮。亭中豎八德碣,碣文為宋將軍舊部屬、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馮治安撰并書。

如此巍峨雄偉的墓,在文革中被破壞。宋墓被毀,原因是附近要建立編號第77的軍醫院。在極左年代,一個第七七醫院,就摧毀了七七抗戰將領的墓,這種歷史是悲劇、巧合,值得深思。文革結束後,公墓被修復,也被地方當局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去中華民國化」:北京官方的七七定義與運用

七七盧溝橋抗戰是整個八年抗戰的起點,是中日戰爭全面爆發的標誌,其意義和影響極之巨大,不言而喻。對中共而言,七七抗戰是其從弱小走向強大、從在野走向執政、在全國範圍內全面合法化的歷史轉折點,更為其帶來了民族主義合法性的基礎。然而,七七抗戰的歷史事實是:駐守在盧溝橋與日軍交戰的,是中華民國國軍第二十九軍第三十七師二一九團,該團時任團長是吉星文,後來更在1958年金門八二三臺海戰役中,遭中共解放軍砲擊而陣亡。因此,自1949年中共建政以來,對七七抗戰的敘述和定性一直是沿著「去中華民國化」或者是淡化當時的中華民國官方的方式進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