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乃雯觀點:農業部的統計誤區 — 公糧收購爭議中的不同詮釋

2024-06-06 06:30

? 人氣

作者認為,好的制度保障,才能留住農村的下一代。(圖/翻攝自芳苑鄉長林保玲臉書)

作者認為,好的制度保障,才能留住農村的下一代。(圖/翻攝自芳苑鄉長林保玲臉書)

在國會改革法案的紛擾中,另一個攸關全民日常的法案也逕付二讀通過。公糧收購價格在多年未調漲的情況下,一下子計畫收購的價格從26調整到34元。在現行公糧制度幾乎已被產官學界一致討伐之下,此一漲幅顯得特別突兀。而此一漲幅也引起了前農業部長的隔空喊話,認為此一舉措會讓臺灣農業倒退20年,並洋洋灑灑在其個人臉書上,羅列各式統計證據來佐證其立場。然而,這些統計數據,等同真實世界的再現嗎?筆者2015年起即於東臺灣幾個重要的穀倉鄉鎮進行長期田野調查,並持續關注於臺灣東西部稻作農村的發展差異;希望能從農村現場觀察與農民角度,重新為冰冷的統計數字賦予新的詮釋路徑。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在陳前部長的臉書中,指出「公糧價格提高反而可能會造成產地產價格下跌、政府支出大量增加、水資源大量消耗等問題。結果是農民收入無法增加,且又會影響到雜糧的種植和糧食自給率,對國家帶來的成本遠遠大於其可能的利益。」

然而,實情是歷史上從稻米公糧保價收購之後,各地糧商基於實務考量,稻米市價基本上會刻意低於公糧價格,因此,公糧價格幾乎一直是臺灣糧價的天花板,僅有少數花東鄉鎮才於近十年來突破此一限制。

然而,公糧價格提高後是否會造成農民搶種以致於市場糧數量暴增?從制度上來看,現行公糧繳交有一定規則,並非所有農地都具備繳交資格,且每公頃農地於一、二期可繳交數量都有明文限制,反而是特定狀況下,才會有無限量收購的情況,而陳前部長正是最近一次(2019年)開啟無限量收購的政務官,而當時無限量收購的論述是「水稻能帶動2千億社會效益」,讓人不禁有昨是今非之感!

其次,有關水稻栽種的水資源消耗論述,是個明顯的誤區。因為水稻栽種固然需要大量的水資源支撐,但是水稻栽種的同時,也涵養了地下水的補給,大面積農地配合稻作生長而有的蓄水,實際上也有利於地方微氣候的調節。近年來,因各式科技園區林立,特別是台積電等積體電路廠商的用水用電規模,才是導致臺灣水資源近年來瞬間吃緊的主要因素,但台積電於臺灣全體國民而言,除帶來諸多環境上的負面效應外,其所積累的經濟效益是否有進行公正的再分配,還有待更多檢視。

第三,有關雜糧種植與糧食自給率問題。由於臺灣稻米過剩問題存在已久,休耕與轉作一直是政府努力的重要方向,並期待以雜糧轉作彌補現行需求。但實際上來看,若說臺灣的水稻種植平均成本高於國際,那雜糧的種植成本更是天價,加上臺灣整體氣候並不適合雜糧種植,即便各式獎勵政策推行多年,本土雜糧在價格上仍不具備競爭力,收益也不如稻米。筆者曾於東部考察過幾種雜糧作物的種植,多數水田目前主要以裏作方式(兩期稻作間隙)進行雜糧種植。在收成上,由於氣候條件普遍不適合,農民栽種上也相對粗放,收成多半有限,甚至有農民開玩笑說收成差不多都餵鳥吃而已。因此,目前臺灣本土雜糧的栽種,更是在高度補助下所支撐,以環境生態的利用來看,臺灣最適宜種植水稻,且具備高度成熟的產業鏈,適地適種不是才是農地最好的利用嗎?況且臺灣糧食自給率僅有三成左右的最大因素,一部分是來自禽畜飼料的大量進口,以當下臺灣雜糧種植面積來看,幾乎很難有所翻轉。而是更應該積極應對臺灣食米量下降的主因到底為何?將稻米的利用與米食的形式多元化,賦予其新時代的文化價值意涵。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