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全觀點:從「革命空間」到「空間革命」—國軍碑墓的價值與啟示

2024-07-14 07:10

? 人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國軍碑墓曾經建造有時,後來經歷了拆毀有時。但拆毀有時並不是國軍碑墓在神州大地的終極結局。「拆毀有時、建造有時」,源自《聖經》中的〈傳道書〉,寓意神會賦予重生的地位和命運。這也是國軍碑墓在政治風雲激盪以及中國民間努力回復歷史真實努力中的命運寫照。由《聖經》啟示,國軍碑墓之「拆毀有時」,包含有形及無形兩層概念:有形層面係指是國軍紀念碑在戰爭歲月中被建造,成為中華民國合法性、正當性的「革命空間」,在1949年後被拆除,此為共產革命風潮下的「空間革命」;深層無形之意義,則指在紅色「空間革命」下,國軍歷史被再一次型塑,與本源的距離越來越遠。 

黃埔建軍百年以來,國軍在中國大陸的碑墓,其實襯托的是一種歷史的本源。這裡的本源,就是黃埔建軍、對日抗戰的真實歷史。在共產革命史觀中,「聯俄容共」被表述為「聯俄聯共」;黃埔建軍是「國共合作」的產物;中共黨員是國民革命軍東征、北伐的先鋒、模範與骨幹。對日抗戰的歷史爭論更是持之歷久,北京官方一直堅持其抗戰正統性的四大歷史敘事不動搖——「中共倡導之全民族統一戰線領導說」、「中共中流砥柱說」、「共軍敵後戰場主力說」以及「國軍消極抗戰說」。此四種歷史敘事之立场在過去數年愈顯強硬,使得國民革命、黃埔建軍、對日抗戰,成為了中國共產革命的組成部分和歷史配角,而非將黃埔建軍百年來的國軍歷史作為平行範疇或主題來呈現。北京官方對國軍歷史有限度的承認和接納,也是在維繫共產革命主體性的前提下進行的。

本研究總結發現,中國大陸地方政府在面對國軍史蹟時,較之於北京中央層面會更加開放和積極;民間社會比官方更加積極。眾多國軍碑墓在中國改革開放後得以重建或恢復,並非官方思維轉變或開放,而是中國民間社會追求歷史真實的努力,形成了聲量和動力,造就了來自中國大陸人民的「空間革命」,諸多國軍史蹟就是循著「民間發掘→輿論傳播→訴求官方→展開重建」的路徑模式出現在中國公眾視野中。官方不反對,往往就是民間力量恢復國軍史蹟成功的關鍵因素。臺灣、中國大陸、港澳及海外多有識之士,在「建造有時、拆毀有時」的環境下努力,他們追求的是「拆毀有時、建造有時」的未來。從這個意義上說,國軍作為一個歷史、情感的概念,從來沒有在中國大陸絕祀。因為任何對國軍歷史的討論和評價,不論褒貶,都說明國軍仍舊在神州大地的民心中存在,仍舊說明國軍的硝煙烽火不曾消失在1949之後的極左狂飆中。只要這個議題依舊被論述,就是國軍歷史再現的基點。作者從事此研究,也是希望讓那些紀念碑背後的國軍英靈、以及在1949後飽受政治運動衝擊的國軍先輩,不被歷史所忘卻。作者認為,北京方面若能夠以更加積極、開放的政策取態來面對國軍碑墓及其背後的歷史,將是造福全體華人的德政,必定會對中國大陸的社會進步帶來推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